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好发于直肠,直肠癌好发于壶腹部。
结肠癌
一、病因
环境污染(农药),食物(高脂低纤维饮食),结肠腺瘤(绒毛状最易恶变),遗传。
二、病理及分型
1.肿块型:多位于右半结肠,可触及腹块,预后好。
2.溃疡型:最常见,易感染出血,转移。
3.浸润型:多位于左半结肠,肠腔狭窄梗阻。
4.胶样型:有大量粘液。
病理:腺癌最常见,预后好,未分化癌预后差。转移主要是直接浸润、淋巴。最常见转移肝、肺、骨。
三、临床表现
早期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腹部隐痛,腹块,肠梗阻,贫血、消瘦、低热。右半结肠以全身症状、腹部肿块为主。左半结肠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为主。
四、诊断
高龄,I级亲属有结肠癌史,有腺瘤病史,潜血阳性,粘液血便,腹泻,便秘等高危人群应该行大便潜血、气钡造影、肠镜、超声、CT、MRI等。
五、治疗
以手术为主。术前行肠道准备:前3天流质饮食,12-24小时泻剂,前一天服用甲硝唑。根治性手术以右半、左半、横结肠、乙状结肠切除术等。姑息性造口可作为一般情况差的患者的过渡手术。
六、预后
预后效果较好5年生存率为60-80%。
直肠癌
一、临床表现
直肠刺激症状(便频繁、不尽感、下坠感)、大便带血、脓血便、大便变细;侵犯前列腺:尿频、尿急;肝转移:肝大、黄疸、腹水、贫血、消瘦、水肿等恶病质状态。
二、诊断
直肠指检简便而重要首选,可发现70%左右的直肠癌。大便潜血是发现早期直肠癌的有效方法,用于初筛。内镜可活检,影像学可区分浸润程度及有无转移。
三、手术方法
根治性手术为主要方法。切除应包含肿瘤上下px的直肠(低位直肠癌可放宽到50px)及其系膜。尽量保留排尿功能及性功能。
1.局部切除:瘤体小于50px,T1,高分化癌。
2.miles手术:腹会阴联合+造口,左下腹永久性乙状结肠单腔造口。适用于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癌。
3.Dixon手术: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齿状线px以上的肿瘤。
4.Hartmann手术: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miles手术,急性肠梗阻不能行dixon手术者。
四、其他治疗
为辅助治疗或姑息性治疗,放疗用于局部复发、根治不全的晚期患者,化疗一般用于III,IV期病人。5-FU为基础用药。
长按指纹
一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zxfbjt/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