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左下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警惕久鸣必聋,耳鸣须尽早治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20-8-18
耳边嗡响令人烦躁

女大学生小李21岁,青春靓丽的,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龄,但她最近却特别的烦躁易怒,动不动就乱发脾气。为此,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渐渐疏远她。大家都感到疑惑:为什么小李最近像变了个人似的?

在一位朋友的关心追问下,才得知小李前后判若两人的缘由: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小李的耳朵开始出现嗡嗡作响的声音。一开始她以为是过于劳累所致,多休息就能好。然而情况却越来越糟,渐渐的,小李听不到高、低频的声音,听别人讲话也像“机器人的声音”。

西医治疗未得好转

由于耳边总有嗡嗡声响,及听不清别人说话的声音,小李感到越来越焦虑,开始出现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肢倦乏力的症状。无奈的小李只好求医,医院医生按神经衰弱给她治疗,让她口服安定剂。遗憾的是,服药后小李的状况仍然没有好转,耳鸣持续,甚则引起心烦、心悸。心电图检查却并异常。随着右耳听力下降,左耳耳鸣如蝉,身体劳累加重,几经治疗未得好转,小李越发心灰意冷。

中医辩证脾肾两虚

最终朋友介绍小李到集萃堂中医馆求诊于全国名老中医李桂贤医师。李桂贤医师指出:据《黄帝内经》所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此案诊断为耳鸣耳聋,证属脾肾两虚。肾藏精,精气充于耳则窍清;腰为肾之府,肾精充足,濡养腰膝,则腰体劲强。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脾气散精,把水谷精微上输于肺,通过肺的通调,肾的气化,精微才能布散于全身。脾肾两虚,肾精亏乏,清阳不升,耳窍失于濡养,故发为本病。

耳聋左慈丸滋肾平肝

什么是耳鸣耳聋呢?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

那么小李能治好吗?李桂贤医师说:有得治!查其舌脉:舌质淡胖,有齿痕,舌苔白,脉象沉细。纳可,寐不安,二便调。

辨证后,李桂贤医师处方“耳聋左慈丸”加减治疗:“耳聋左慈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磁石、柴胡二药组成。具有滋肾平肝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发现耳鸣尽早治疗

小李服药后,前来复诊,诉诸证好转,左耳鸣响已基本消失,右耳听力增强,稍有耳鸣,腰膝酸软。刻诊: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效不更方,遂守方加减调理15天后,小李病已治愈。

耳朵总是嗡嗡响,会导致头晕,精力不能集中,听觉敏感度下降,甚至会使人烦躁不安,影响睡眠,从而使人产生悲观、烦闷的心情。而且正所谓“久鸣则聋”,耳鸣是耳聋的先兆,是耳组织和听力损害的一种异常的病理表现和症状,长期耳鸣必然导致耳聋,听力下降。不把耳鸣当回事,最终听力受损的人可不少,所以,耳朵一旦嗡嗡响,就要有所警惕,把握好最佳治疗时间,尽早治疗才是硬道理!

集萃名医

李桂贤

全国名老中医、首届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顾问,广西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常委,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消化系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曾任广西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7年。临床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的各种病证,尤其擅长于中医脾胃病、肠道病证以及肝胆疾病的诊治。对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以及久咳、汗症、失眠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下午;每周六上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zxfbjt/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