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王国良
主任医师,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普外科主任。兼任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普外科临床诊疗经验。主治甲状腺、胃肠道、肝、胆、胰等器官及系统疾病,尤其对肝、胆、胰疾病的诊治较有心得。擅长诊治甲状腺癌、肝癌、胃癌、肠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及急性胰腺炎。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名医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胆囊结石,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如果你爱吃,乱吃,那么,一不小心就容易成为高危人群!
17岁胖男孩爱吃贪睡,身高cm的他体重高达斤,前天他一口气吃下两盒炸鸡后,突然感觉右上腹一阵剧烈疼痛,父母赶医院,经过腹部彩超和CT检查发现,胆囊颈部的结石堵住了胆囊管,胆汁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了急性胆囊炎,胆囊坏疽。医生为他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胆囊肿胀得非常严重,已经大得像个茄子一样,如果不及时手术,随时有胆囊穿孔的危险。男孩真是万万没想到因为贪吃的习惯最终切除了胆囊。
患上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在了解前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如下:
“最容易”患上胆囊结石的人
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国良主任医师介绍,易患上胆囊结石的人与饮食、体型、既往有胆囊疾病等有关。
与饮食相关的胆囊结石:不吃早餐、盲目节食减肥、长期进食高脂肪食物。
这些饮食习惯会导致胆汁浓缩、成分发生改变,胆固醇与胆汁酸的浓度比例发生变化,胆汁中胆固醇呈饱和状态,沉淀析出结晶,从而形成结石。
与体型相关的胆囊结石:不喜欢运动的肥胖人士、妊娠后期女性。
因为体力活动减少,内脏下垂,压迫肠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从而使得胆囊的收缩能力减退,致使胆汁淤积、浓缩、结晶,形成结石。
与既往胆囊疾病相关的胆囊结石:有慢性胆囊炎的病人,由于炎症而导致细菌等脱落,促使胆固醇、胆红素沉积,久而久之形成结石。
以上人群是胆囊结石发生的高危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一定会发生胆囊。如果在生活中,注意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大多数胆囊结石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胆囊结石有哪些症状
王国良介绍,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有无梗阻和炎症以及胆囊的结构和功能状态等情况。约有5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或静止结石,约有30%的病人会发生比较严重的症状,约15%的病人表现为非典型的消化不良,剩余5%的病人在接受其他手术时发现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的常见症状:
1.腹痛。腹痛是胆囊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主要为上腹或右上腹部有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并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的情况,这就是胆囊结石发作时的典型胆绞痛。据统计,90%以上胆绞痛为突然发作,常发生在饱餐、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后,部分病人会在夜间突然出现。每次发作可持续10分钟至数小时,如此发作往往需经数日才能缓解。较大的结石不易引起梗阻,可长期无症状,仅在B超体检时发现。
2.胃肠道症状。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后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急性发作后常有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也有部分病人表现为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如饭后上腹饱胀或隐痛,且多与吃油腻食物有关。
3.发热与寒战。发热与胆囊炎症程度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囊炎可有寒战高烧,多见于老年病人,腹痛剧烈,病情发展较快,同时易出现脱水、腹膜炎及休克等症状。
4.黄疸。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可以出现一过性黄疸,多在剧烈腹痛之后,且黄疸较轻。其原因为肿大胆囊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另外,由于感染引起肝细胞一过性损害等,都可造成黄疸。表现为眼睛巩膜颜色变黄。
小贴士:“最易记”的预防方法
早餐吃好很重要,适当锻炼不可少;
食品卫生是保障,营养均衡别小瞧;
医院去体检,早期发现效果好;
若有石头在胆囊,勿抑郁也别心焦;
观察口服或开刀,遵医嘱且监测好。
编辑:洁 审核:婷
来源:《武汉晚报》、好大夫在线
医院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预约挂专家号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