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怎样查出胆囊炎: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十二指肠引流慢性胆囊炎时,如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或寄生虫检查阳性,对诊断帮助很大。
2.其他辅助检查
(1)急性胆囊炎①超声检查B超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腔内胆汁黏稠等常可及时做出诊断。②放射线检查腹平片具有诊断意义的阳性发现是:胆囊区结石;胆囊阴影扩大;胆囊壁钙化斑;胆囊腔内气体和液平。胆囊造影:口服法:胆囊一般不显影;静脉注射法,对急性胆囊炎则有诊断意义。③放射性核素检查对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敏感性为%,特异性为95%,亦具有诊断价值。
(2)慢性胆囊炎①超声波检查如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缩小或变形,有诊断意义。②腹部X线平片如系慢性胆囊炎,可发现胆结石、胀大的胆囊、胆囊钙化斑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③胆囊造影可发现胆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浓缩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显影淡薄等慢性胆囊炎影像。当胆囊不显影时,如能除外系肝功能损害或肝脏代谢功能失常所致,则可能是慢性胆囊炎。④胆囊收缩素试验如胆囊收缩幅度小于50%,并出现胆绞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为慢性胆囊炎。⑤纤维腹腔镜检查直视下如发现肝脏和胀大的胆囊为绿色、绿褐色或绿黑色。则提示黄疸为肝外阻塞;如胆囊失去光滑、透亮和天蓝色的外观,变为灰白色,并有胆囊缩小和明显的粘连,以及胆囊变形等,则提示为慢性胆囊炎。⑥小剖腹探查小剖腹探查是近年来新提倡的一种诊断疑难肝胆疾病及黄疸的方法,它既能对慢性胆囊炎做出明确诊断,又能了解肝脏的表现情况。
胆囊炎症状:
急性胆囊炎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与发热。患者常首先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散,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伴随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后期表现发热,多为低热,寒战、高热不常见,早期多无黄疸,当胆管并发炎症或炎症导致肝门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黄疸。
慢性胆囊炎患者通常有气胀、嗳气以及厌食油腻现象,饱食以后常感上腹部不适,且不像十二指肠溃疡在食后可减轻疼痛。患者常感有右肩胛骨下、右季肋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或冷水浴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隐痛不适,患者很少运动,体重常有所减轻。一旦因结石嵌顿而有急性发作时,右上腹将有经常的钝痛,并有阵发性加剧,且80%的患者可有恶心呕吐。25%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在发作时还有轻度黄疸,而如结石进入胆总管,黄疸之发生率可高达60%。故在剧烈的胆绞痛后出现深黄疸者,大多表示胆总管内有结石阻塞。但有时也可能虽有结石存在而无疼痛或黄疸出现。此外,慢性胆囊炎患者还可以有两种特殊表现:①风湿性的关节痛,特别在颈、背及其他关节,据说是一种特殊的慢性中毒现象;②心脏症状,如心前区痛、心悸、气促等,有时极似心绞痛。这两种特殊表现在胆囊切除后均可获得好转或痊愈,因此这种情况非但不是手术的禁忌,且属手术之适应证。
胆囊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胆囊炎患者应当躺在床上多休息,尽量多吃一点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较严重的患者要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水以及电解质。尽量多吃一点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解痉、镇痛药物治疗
如果胆囊炎患者的腹部比较疼痛的话,可以用一点镇痛药,比如阿托品0.5mg或-25mg肌注,或者用小剂量的杜冷丁,但是不适合用吗啡。
3、抗菌治疗
胆囊炎患者胆囊内都是有病菌的,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了,主要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甲硝唑。
4、利胆
舒胆通、消炎利胆片或清肝利胆口服液口服,发作缓解后方可应用。
5、外科治疗
发生坏死、化脓、穿孔、嵌顿结石者,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健康咨询感谢大家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