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友们的疑问,让我医院国际医疗部肛肠科专家的答疑解惑吧。
据肛肠科医生介绍,直肠癌属于肠道癌症的其中一种,前期症状非常的不明显,并且还和其它很多常见肠道疾病相似,让人们根本不会想到患上直肠癌,而以为只是得了某种肠道疾病。但即便再不明显,直肠癌的症状也是有迹可循的。
直肠癌典型症状之一:
大便带有粘液、血液
如果患上直肠癌,肠道中的肿瘤就会分泌出大量的粘液,同时直肠癌肿瘤引起的肠道病变发炎的情况也会造成粘液增多,具体表现为在大便的时候,发现大便带有很多粘液或泡沫。
带有粘液、泡沫的时期,还是处于直肠癌非常早的时期,再发展就会出现血便,血便的形成是因为直肠癌肿瘤表面发生糜烂、直肠发生溃疡,从而造成肠道出血。
直肠癌典型症状之二:
时常感觉排便不尽
直肠癌这种情况下的排便不尽并不是真的排便不尽,而是直肠癌对下阴部位的一种影响症状。
患上直肠癌后,肿瘤的挤压以及周围人体组织的压迫会使肛门下坠,从而产生一种排便不尽的错觉。
直肠癌典型症状之三:
肚子疼且带有并发症
肚子疼这种不适感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那么怎么算是直肠癌的一种典型症状呢?其实,直肠癌的腹痛和一般的腹痛还是有很多不同。
直肠癌造成的腹痛不单单只有腹痛,还会伴随着肠鸣音亢进、阵发性肠道绞痛、大便变细、放屁量减少等等,这是由于患上直肠癌的时候会造成肠道发生狭窄,产生肠梗阻的情况而造成的。
但是腹痛这一症状在直肠癌中虽说是经典症状,但是在每个直肠癌患者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直肠肿瘤位置不同、体质不同、饮食不同都可能造成不同的症状表现。
早期发现直肠癌,肛门指检是利器!在肠癌的诊断上,肛门指检是直肠癌简易有效的筛选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光凭肛门直肠指检,不能完全确诊某些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癌。
我国中低位直肠癌的比例很高,大部分都能在直肠指检触到,但位置高的不一定触到。所以,触不到的不一定没有直肠癌。值得一提的是,结肠镜能直接窥视大肠内有无癌肿以及癌肿的部位、大小,而且还可取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确定病变是恶性还是良性。
肠道肿瘤治疗的常用药物和最新药物医院里收治了几例肠癌患者,都是从小城市转诊上来的两年内复发的患者,看到他们的治疗过程,医院的临床诊治过程中,时有存在着不够规范不遵循指南的治疗策略,也倍感惋惜。
所以,今天特别想给大家说说肠道肿瘤治疗的常用药物和最新药物的进展,希望可以帮到一些在求医过程中有点疑惑的患者朋友们。
大肠是一个长约1.5米较粗的管状器官,由两个部分组成:结肠和直肠。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结直肠癌在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3位,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肠癌年发病率已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
写到这里,不禁真想肺腑感概一下,看来肠癌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密不可分呀。
图1我国与西方国家对比近40年来肠癌发病率变化图(单位:人/十万)
虽然现实如此骨感,还是想鼓励大家,不要失望,因为,有一点要不得不说:大肠癌是消化系统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好的。
嘿嘿!
是的,下面我要说正事了,结直肠癌患者快的治疗用药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新一代化疗药物选择、分子靶向药物选择和最近疗效不要太好的免疫类单抗PD-1抗体!
1先看看化疗药物抓住以下几个点的孩纸,运气都不会太差哦!
1.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选择,生存获益是最重要的考量,一线结直肠癌化疗主要有两种药物:氟尿嘧啶、奥沙利铂。
2.目前临床上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原则是Ⅰ期无须辅助化疗,II期有争议,Ⅲ期绝对辅助化疗。指南推荐在术后3周开始辅助化疗效果最好,推荐辅助化疗标准疗程6个月。
3.根据分期选择化疗药物:
①I期病人不需要任何辅助治疗
②低危II期病人建议随访,或是考虑单药氟尿嘧啶治疗,不推荐进行联合化疗。
③高危II期病人,包括T4(就是肿瘤功力太深,肿瘤细胞穿透腹膜脏层或者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病理报告肿瘤细胞分化差、淋巴血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肠梗阻、穿孔、不确定或阳性切缘,或淋巴结不足12个,都要考虑辅助化疗,建议一线联合化疗,方案包括5-FU/LV、卡培他滨、FOLFOX、CapeOX。
④III期病人推荐术后6个月的辅助化疗,化疗方案包括FOLFOX(优选)、CapeOX(优选)、5-FU/LV和卡培他滨用于不适合奥沙利铂治疗的病人。
⑤关于肠癌化疗的基因检测:推荐II期以上患者行MMR检查,检测结果如果显示MSI-H时,患者就不需要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
图2.大肠癌不同的临床分期示意图
注意:委员会不推荐使用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和依立替康用于非转移肠癌疾病的辅助治疗!!
2靶向药物的选择近年来肿瘤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来,一共有8个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其中5个是明星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1.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
西妥昔单抗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年,基于一项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该药物获批与5-FU、醛氢叶酸、伊立替康方案联合,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帕尼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抗,年帕尼单抗被美国FDA批准单药治疗晚期结直肠肿瘤。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体内清除均靠受体内化。
2.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是一类是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人源化单抗,用于阻滞肿瘤血管生成。根据临床实验研究结果,版结直肠癌指南中就将贝伐单抗加入了二线治疗,如果初始治疗中未应用贝伐单抗,进展后可加入贝伐单抗。
3.瑞格非尼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瑞格非尼用于对化疗耐药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三线及以上的治疗。瑞格非尼已在美国FDA获批用于治疗已使用氟嘧啶、奥沙利铂及依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药物,一种抗VEGF治疗药物及一种抗EGFR治疗药物(如果是KRAS野生型)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简单的说,前面的药用了都失败了,它就可以上场了,这个药最常见的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是手足皮肤反应、疲劳、高血压、腹泻、皮疹,但是比起延长生存,控制病情来讲,这都不是事儿。
比较可惜的是瑞格非尼国内未上市,
4.阿柏西普
阿柏西普也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不同于贝伐单抗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它主要与循环中的VEGF紧密结合,但是比贝伐珠单抗作用更广泛,年FDA批准阿柏西普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该适应症是联合传统的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用于二线治疗含奥沙利铂方案失败的病人。
肠癌靶向用药前建议基因检测:KRAS、NRAS、BRAF、MMR
我们知道这些靶向药物都很贵贵,为了提高这些新药的使用有效率,强烈推荐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应对原发或转移肿瘤检测。
原因在这里,KRAS和NRAS突变的病人不应接受含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治疗。美国肿瘤治疗委员会推荐诊断IV期的肠癌疾病时要行BRAF检测,BRAF突变提示患者高危,需要联合化疗。MMR则可以指导部分肠癌患者用药,包括化疗药和PD-1抗体,也可以用来筛查一些具有家族遗传的肠癌患者。
3PD-1抗体药物的选择PD-1抗体无疑是这几年最热门的药物,已被批准PD-1抗体用于治疗晚期的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和霍奇淋巴瘤。在肠癌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我简单概括一些要点,具体的数据可以参考菠菜君的科普:
(大幅度提高肠癌PD-1有效率:先测MSI,科学选药)
1、MSI-H的肠癌患者PD-1抗体单用的效果很好
根据年ASCO会议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MSI-H类型的肠癌患者使用PD-1抗体治疗有效率高达60%。在年ASCO报道的的CheckMate-,一项2期研究中的最新数据表明,在MSI-H表型肠癌患者中,Nivolumab(PD-1抗体)+ipilimumab(一种人源化抗-CTLA-4单克隆抗体)的临床活性和生存期都远远超过了单独使用PD-1单抗的效果,多么振奋的结果!!!
2、非MSI-H的肠癌患者单药PD-1或者联合其它治疗的效果都很差
MSI-H的肠癌患者的比例只有5%-10%,非MSI-H的患者占大多数,他们单药使用PD-1或者联合CTLA-4抗体Yervoy或者联合放疗的效果也不好。今年的ASCO公布了PD-1抗体Keytruda联合放疗和消融的数据,19位患者只有一位有效。
3、非MSI-H的肠癌患者或许可以从PD-L1抗体Atezolizumab联合MEK抑制剂cobimetinib的联合治疗中获益。
今年的ASCO公布了罗氏的PD-L1抗体Atezolizumab联合MEK抑制剂cobimetinib针对肠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招募23名患者,4名患者肿瘤缩小至少30%。这四名有效的患者包括三名非MSI-H的患者,这是非MSI-H的肠癌患者使用免疫疗法的福音。
最后,关于肠癌有话说
Atthelast
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大肠癌多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蔡三军教授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蔡老师格言。
蔡老师说:“不重视预防,只关心手术,就是走了一条肠癌治疗‘事倍功半’的错误道路,肠癌预防是重中之重”。虽然现在治疗肠癌的药物很多,规范化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真正的能够遏制这种大城市里高发的疾病,需要我们把功课做在前面。
蔡老师领衔的上海市“十二五”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对上海50岁以上大肠癌高发年龄的人群进行普查筛查,把最简便的方法都告诉我们了,粪便隐血试验结合肠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手段。5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有大肠腺瘤病或肠道息肉者,有助于肠癌的发现及预防。
肠癌手术分类
如果癌细胞逃过了预防阶段,我们还是需要做手术来挽救生命,这结肠癌的手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结直肠从右下腹部开始,经过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部,最终与肛门连接。
它在腹腔内盘成一个环状,因此而被命名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根据癌变病灶的部位不同,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也不同。
就如下图所示,对于结肠癌来说,医生沿着血管切掉相应的肠管,再将两端正常的肠管吻合即可。
如果是直肠癌,若癌变离肛门较近,必须将直肠、肛门等周围组织一并切除,永久性的缝合会阴部,在腹部制作永久性人工肛门(如miles术);若离肛门较远,则可以像结肠癌手术一样,将切口两端吻合,保留肛门(如dixon术)。
天啊!原来就是要切掉一段肠管,还有可能把肛门开在肚子上!如此一来,弄不好就变成直肠子了,这吃下去的饭怎么办,消化吸收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其实,结直肠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贡献并不大,其主要功能在于贮存和排出食物残渣,重吸收其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不过,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确实需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才能促进身体状况的恢复。
术后逐步恢复饮食
手术结束后,患者要逐步地恢复饮食:从菜汤、米汤、藕粉等等开始;逐步过度到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大米汤、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
这一阶段要减少食物对肠道的机械刺激,让肠道慢慢适应新常态,预防瘘、肠梗阻的发生。
每次的进食量宜少,可每2~3小时进食一次,每日6~7餐。
品种忌油腻多蔬菜
高脂饮食、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复发。
除了少吃油腻、大鱼大肉类的食物外,动、植物油比例也要调整,尽量多植物油、少动物油。
反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微生态的回复,促进肠道蠕动节律的复原。因此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更可取。
不过,在食物选择时也要保持均衡,切忌过度偏食,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物质,每天都要有谷类、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
该忌口时就忌口
当手术做完,病情得到控制,患者出院后,虽然不用像刚做完手术一样小心谨慎,但也要注意饮食、排便规律,不吃生、冷、坚硬、煎炸、腌制食物,也要保证食品卫生,预防急性肠胃炎。
对于有肠造口的患者,有几点请注意:
1.要远离冷饮,
2.吃东西要绝对煮熟,
3.绝对戒酒,
4.不吃洋葱、地瓜、椰菜、豆类、萝卜等产气食物,
5.也要避免质地过硬,容易形成结石的食物,柿子、葡萄干、坚果、核桃及油煎食物等。
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身边有肠癌朋友的你,记得在饮食上善意提醒他们哦!
术前术后营养调理用国珍产品是理想选择
胡金亮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打赏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