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女性下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一样的伤,不一样的痛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19-1-6

在很多电视剧中,许多受刑之痛:烙铁、鞭打、夹手......让人观看之余,“感同身受”、“揪心”不已......可我们却也会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看上去特别“疼”,一些“硬汉”觉得“小意思”?我们自己的“痛”,别人很难“有同感”......

有网友列出了疼痛的不同等级:

第1级,不引人注意的痛,如蚊虫叮咬;

第2级,刚刚注意到的疼痛,如打麻药;

第3极,很弱的痛,如被小刀划伤;

第4级,弱痛,如被人用巴掌打耳光;

第5级,轻度痛,如撞到门上,或被门夹到;

第6级,中度痛,如饮食不洁引发的肚子痛;

第7级,强痛,如被棍棒殴打;

第8级,剧烈痛,如女性痛经;

第9级,很强烈的痛,如颈肩腰腿痛、神经痛;

第10级,严重痛,如手指被割断;

第11级,极剧烈的痛,如阑尾炎痛等内脏痛;

第12级,难以忍受的痛,如分娩时疼痛。

同样的“伤”,不一样的“痛”

上述网友提到的疼痛分级是根据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伤病情况来分级,然而这并不准确。因为疼痛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即使是同样的受伤程度,对于不同人而言,所感受到的疼痛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不同对象的疼痛分级也是不一样的。

如上述分级中提到了神经痛有九级、阑尾炎有十一级、分娩有十二级……但事实上,有的人觉得某种情况下的疼痛还可以承受,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就超出了可承受的范围。比如,同样撞在门上,有的人觉得疼痛不是很强烈,可能就是轻度的疼痛;但另一些人会觉得疼痛难

耐,对他们来说,这就至少是中度的疼痛了。

当然,疼痛还是可以分级的,但需要通过一个科学的评分系统来进行。一般来说,可以请对象就疼痛的剧烈程度进行初步评分,从0分到10分,0分是不痛,10分是评分对象所能想象的最严重的疼痛,然后根据所得的分数进行分级,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如果有人觉得自我评分这个过程太困难,也可以通过疼痛对生活的影响来帮助判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疼痛是否影响睡眠、是否影响进食、是否需要止痛药止痛。例如,因为疼痛不能正常睡眠,那么可以认为疼痛至少达到了中级的程度。同样的,如果因为疼痛不能正常饮食、需要止痛药止痛,也可以判断达到中级疼痛的程度。

疼痛是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其评价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除了前面所说的对疼痛的剧烈程度进行评价(如自我评分),疼痛还有如酸胀、针刺、烧灼、刀割等等不同的性质,疼痛还会对评估对象的情绪、生活、工作、活动能力、睡眠、与他人关系、生活的幸福感和乐趣感产生影响。此外,疼痛带来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样的,不同的疼痛对评估对象而言所带来的不愉快的程度也会不一样……这些都是综合评估疼痛时需要考虑的。但是在所有的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尊重病人自己主观的感受。

疼痛时忍忍就过去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将疼痛等级分为:

O度,不痛;

Ⅰ度是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Ⅱ度是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Ⅲ度是重度痛,为持续痛,如果不用药的话就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是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疼痛如果达到一定程度,超出了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出现疼痛性休克。这时心跳血压都会下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通常而言,疼痛本身并不会导致生命危险,但是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可能会致命,应当引起警惕。例如,阑尾炎疼痛如果未能及时就医,持续发展,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此外,如果是长期的疼痛,一旦影响到睡眠和饮食,“吃不下,睡不好”,对身体系统和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同样也会对生命带来威胁。

该如何对待疼痛呢?

虽然疼痛的程度跟是否选择就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在以下的情况中,仍然建议及时就诊:

1、如果疼痛影响到饮食、睡眠且持续很长时间;

2、很多时候疼痛意味着身体疾病的发生,或者疼痛本身就是疾病。比如,腹痛从上腹部游走到右下腹的位置,有可能会是阑尾炎;再如,三叉神经痛等疾病,此时应该及时就医;

3、如果只是轻微外伤引起的疼痛,可以简单处理后进行观察,如果疼痛加剧,伤口肿胀加重,甚至是活动受到限制,那么就应该及时就诊;

4、无特殊原因的突发疼痛,医院进行就诊排查;

5、如果是持续不断的疼痛,短期内没有得到缓解,即使是隐痛,医院就诊。

对于肿瘤病人而言,我们建议这些病人如果因为疼痛影响到睡眠和饮食,一般应进行规范的疼痛管理,有必要的话,还应该服用止痛药。需要注意的是,就医前不要轻易服用止痛药,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

细语无痛

携手同心有爱无痛

喜欢请点→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白癜风会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