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中医学一点,健康多一点
本文共计字,阅读时间大约二分三十秒
导读:名老中医吴士元主任医师以张仲景《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为基础,加延胡、香附、海螵蛸组成“胃痛散”,应用于临床二十余年,不仅对胃痛有效,对消化系统多种疾病的疼痛也有迅速解痛之效,现举两例介绍如下。
作者∕郭佩玲
一、方药介绍
炒白芍克,生甘草克,制延胡克,海螵蛸克,制香附克。将以上五味生药混合共研成细末,分成3克一包备用。服法:每天三次,每次3克,或根据病情,必要时服。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解痉止痛。白芍根含芍甙,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芍药甙具有较好的解经作用。甘草味甘,性平。《药鉴》云:“生用则寒,生用泻火,解诸急”。延胡辛、营、温,活血利气止痛。近代药理实验认为延胡粉止痛效高,并有催眠、镇静、安定作用。香附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要药。近代药理也证明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海螵蛸味咸,微温,有除湿,制酸,止痛功效。全方性味偏于寒凉,具有理气止痛之功,故对于热郁疼痛效果较好。
二、典型病例
例一:十二指肠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脘痛)
孙××,男,22岁。住院号:。平素嗜好烟酒,二年来胃痛,黑便反复发作。胃镜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一月前因过量饮酒,病情加剧,虽用丙谷胺、氢氧化铝凝胶等药,疼痛仍不止而入院。证见:胃脘部烧灼样疼痛,痛势急迫,脘痛拒按,进食尤甚,恶心吐酸,嘈杂易饥,噯气频作,面色潮红,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厚腻,脉弦而实。予化肝煎以疏肝泄热和胃,疼痛减而不已,每因阵痛不能入睡,给胃痛散顿服,15分钟后疼痛消失,安静入睡。
例二: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
张××,女,50岁。住院号:。14年前起右上腹反复疼痛,经胆囊造影
诊为胆囊炎,胆石症。每逢情绪波动,饮食油腻腹痛即作。近因受惊感寒而复发。虽经抗生素,胆酸钠,-2,安腹痛等治疗,疼痛不止而入院。证见右上腹剧烈疼痛,拒按,痛苦呻吟,辗转反侧,大汗淋漓,恶心时作,呕吐苦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色晦滞不泽。舌质紫,苔黄腻,脉弦紧,证属湿热蕴结,气滞血瘀。予大柴胡汤加减。症情稍减,但疼痛阵作,加服胃痛散,15分钟后患者疼痛缓解,腹部松软,呕吐消失,安静自如。
讨论及体会:
胃痛散原为胃脘疼痛而设,方以仲景芍药甘草汤为基础。《伤寒论》第29条曰该方治“脚挛急”,因伤寒误汗,阴虚不能濡养筋脉,乃至脚挛急,临床上相当于腓肠肌痉挛。《医学心悟》曰:“此方止腹痛如神。”
现代药理试验也证明芍药甘草汤对平滑肌的挛急,不管是中枢性的,或末梢性的,均有镇静作用,就是对深在脏器的平滑肌,……也能缓解其挛急,制止其疼痛的。加之延胡、香附等可增强其止痛功效。通过临床观察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起的无论是胀痛,刺痛,烧灼样疼痛,饥饿样疼痛等属于热郁症者均有较好止痛效果;对伴有恶心,吞酸,呕吐者,具有制酸、镇吐作用;对于胆囊炎、胆石症,辨证属于热郁型的及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所引起阵发性剧痛,绞痛,有一定解痛效果。此外,对于某些药物所引起胃部刺激症状(如红霉素、强的松等),加服胃痛散后,可消除或减轻胃肠道反应。在服激素药前给服胃痛散,可避兔产生疼痛,利于完成激素的治疗疗程。对有复发疼痛者,继用之,仍有止痛之效。
本方为粉末状制剂,服用方便,起效迅速,没有口于、心悸等副作用,故深受病家欢迎。
(本文承吴士元主任医师、葛琳仪副主任医师审阅,谨致谢忱。)
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地聊胃的问题,因为胃真的很重要啊。通过后台留言我发现问的问题最多的,还是胃病的辨证。
胃病在西医里的名字大概有几十种,什么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炎症,胃粘膜脱落等等。病分得很细,名字也很多,每一种都有一种治疗的方法和药物。
但是中医不是,基本上常见的就只有这几种:胃气不降(胃气上逆)、胃热、胃阴虚、胃阳虚。所有的治疗都是围绕着这么几个大方向来的,然后根据症状,对证用药。有可能是西医的几种不同名字的胃病,用的都是中医同一个方子。
我们今天主要来说说胃热。
胃热是啥?就是胃里有了邪火。这种邪火的产生,有可能是因为酒喝多了、烟抽多了,辣吃多了,或肥厚油腻的东西吃多了。因为这些食物本身都是热性的,都会增加胃里的热。
我们想一想,周围那些整天烟酒肉不离口的人,是不是嘴里的味道都特别难闻。其实都是胃有邪热。除了这些,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也都会郁结化热、化火,都有可能导致胃热。
胃热会表现出想喝水、口渴,但是就是想喝冷饮。而且要么就是食欲特别好,该吃吃该喝喝,没毛病。要么就是似饥非饥(嘈杂),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胃热的人通常都比较壮实,说话声音也大,脾气比较爆,很少见虚弱型的。舌苔则多为黄干厚,口气热臭,甚至有股大便的味道。
胃痛散对治疗胃热的症状效果特别好。具有理气止痛之功。
新品特价:第二盒半价
八珍粉
苦荞茶
战痘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