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持听力,终生受益”。在这样特殊的战“疫”时期,开音康复中心特推出爱耳日专题科普。传播正确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什么是听力障碍?
耳是人体构造最为精密、复杂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如果不会正确使耳朵,会给耳朵带来一些伤害。
听力障碍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0.5kHz、1kHz和2kHz)平均听阈在26分贝以上,即有听力障碍,在70分贝以上者为聋,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耳聋。
听力障碍有这几种程度:
轻度,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在听力损失的潜伏期,可能会对日常的交流、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人际关系造成影响。若不积极治疗,听力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自闭和抑郁。
长期处于嘈杂环境而引起的听力损失不但开始难以察觉,而且所造成的伤害通常是永久性的。
哪些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
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保护听力该怎么做?
保护耳健康,年龄不同侧重点不同,青壮年要谨防突发性耳聋,老年人和孩子则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etfbjt/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