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院内镜中心又检查出一位年仅20岁的小伙子患有大肠癌,让人扼腕叹息。去年此时,一名19岁的姑娘,因腹泻频繁经肠镜检查,发现有结肠肿瘤,经病理证实为腺癌,同时伴有肝转移,不到一年的光景,年轻的生命就戛然而止。
重视疾病症状
反复便血
饮食起居不规则、大便秘结的青年人很容易出现便血现象,他们大多会自行诊断为痔疮,医院就诊。专家指出,用药一周后,如果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又出现反复,医院就诊。
便秘和腹泻
年轻人在生活中大都有过便秘和腹泻的经历,但如果便秘和腹泻的持续时间较长,用药后治疗效果不佳,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能。
大便习惯改变
形状规则的大便是一个人肠道健康的表现。大便突然变细、粪便有凹槽、附有粘液等,都是肠道出现异常的信号。
腹痛和腹块
腹部隐痛往往容易被青年人忽视,他们大多会选择等其自行缓解,只有腹痛、腹胀很严重时,医院就诊,此时多伴有肠梗阻,病情已被延误。因此,长期腹痛腹胀反复发作者,尤其是右下腹或左下腹摸到肿块,医院检查。
专家特别提醒,有家族肠癌病史者,包括父母或者直系亲属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史的青年人,要格外引起重视,一旦发现上述“信号”,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识别大肠癌
观察大便及出血颜色
大肠癌与痔疮患者都会出现大便便血,但便血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痔疮便血颜色为鲜红色,与粪便不相混合,血液多数随大便排出后滴下。而大肠癌便血的颜色较暗,多是混在大便里面,到肠癌的晚期,还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每天数次大便伴粘液、血便、肛门下坠的感觉,有时直肠息肉极易被误诊为痔疮。
经肛门手指检查
大部分的痔疮与大肠癌都是发生在手指可触摸的部位,所以经肛门手指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直肠癌的一种方法。如果手指能触到肠内有菜花状的硬肿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就要高度怀疑是肠癌了。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脓液的,也是肠癌的特征性表现。
电子结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肠癌的发现与癌的确诊,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是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多数大肠癌是由癌前期病变——息肉发展而来的,而息肉可以通过肠镜及时摘除,从而达到早期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大肠癌“滋生”并非一朝一夕
“癌从口入”,饮食防癌不可忽视。其实,生活中大多数癌症都是人们“吃”出来,只有少数与遗传、放射以及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有关。
从饮食做起
避免长期进食高脂食物,多进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大蒜、茶叶等天然抑癌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A、B12、C、D、E和叶酸食物。
注重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要控制体重,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锻炼,有规律地参与体力活动。禁止烟酒过度,一是防止烟草中的二甲基胫大量沉积诱发肿瘤;二是酒精可能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增加致癌风险。避免熬夜通宵,否则会影响大肠及时排出有毒的物质,造成癌症的高发。
积极防治癌前病变
对有肠息肉,尤其是肠息肉家族遗传性患者,须及早予以切除;大力防治出血吸虫病及血吸虫肉芽肿。
定期检查不可或缺
包括大便隐血试验,CEA、CA19-9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如果有异常,应该做肠镜检查。对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行癌前普查;近期有进行性消瘦及大便习惯改变者,也应及早行有关检查,以期尽早发现。对早期肠癌手术后或放疗后患者,应定期复查,有条件者应长期坚持给予扶正抗癌中药巩固治疗,预防复发。
要想早期诊断大肠癌,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摒弃侥幸心理,不要以为“大肠癌多发于老年人”而掉以轻心,应该提高警惕,切勿以年龄作为一种疾病的判断基准。一旦有什么大便异常、便血等,不管年龄大小,医院检查。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劳动报·健康周刊》同步查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etfbjt/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