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评选宣传活动初评结束,从名参评人中评选出48名候选人。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青春不老,初心不负。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
“健康四川大美医者”候选人
金涛
大美医者候选人
金涛
他是中国(四川)第22批援莫桑比克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工作的一年半时间内,他所带领的医疗队建立了四川在非洲的第一个远程会诊平台、完成了第一台巨大肝癌切除术、第一台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第一次远程联合党组织生活、全方位新冠远程培训及会诊等20余项四川援外创新工作。
他和队员们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当地患者的好评,作为一个“白衣外交官”,他为莫桑比克带去了健康、友谊、爱和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四川援外医疗、促进大国外交的光荣使命,为中非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了四川卫生健康人的力量。他医院副主任医师金涛。
中国医生从不开“国际玩笑”
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日间手术后一日出院
今年28岁的患者桑切斯是个阳光小伙,他家住在距马普托市公里的伊尼扬巴内省。十几年前,医院体检发现右肾包块,当时未予处理。一年多前包块逐渐长大并出现右侧腰部胀痛遂转院到莫桑比克医院诊治,由于莫桑比克缺乏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医院医生建议其开放手术处理,但开放手术创伤大、风险大、恢复慢。
金涛仔细阅片后建议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来治疗,这样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患者手术完成后最快一天能够实现出院。当时甚至有人质疑:“这是真的吗?以前患者最快半个月才能出院,你们中国医生不会开国际玩笑吧?”
金涛告诉国外同行:“日间手术在中国四川非常成熟,我们对手术成功有足够的信心。”
经过周密的制定手术方案,年8月28号,在缺乏泌尿外科专用手术床、腹腔镜视野小且模糊、气腹压不佳的情况下,金涛和陈克霏两位医生边手术、边教学,从腔镜打孔、后腹膜视野的暴露及相关解剖层次一一做详细的讲解,不到30分钟即顺利完成右肾囊肿切除术。这个病人首次引入先进的日间手术诊治模式,门诊完成相关术前检查,入院即手术,以前需要住院半个月的病人,术后第一天便康复出院,极大的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
桑切斯出院时不停地向中国医疗队员表示感谢,他高兴地说:“来自中国的医生简直是魔术师,我现在的感觉太奇妙了,一切好像是一个梦。”
今天我们在这里种下的和平种子
来年一定会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
由于金涛和队员们的努力,像桑切斯一样获益的患者还有很多。医疗队于年1月15日到达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后,在近一年半工作期间内,金涛和医疗队员们开展了莫桑比克第一台巨大肝癌切除术、第一台小儿(5岁)巨大肝囊肿及左半肝切除术、第一台小儿(8岁)腹腔镜腹盆腔探查术,金涛共完成手术余台,诊治各类患者人,均取得很好疗效!
金涛在工作中很注意宣传中国、增进友谊!医院邀请他去该院院务扩大会上介绍中国医疗现状,医疗队也邀请该院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主任到医疗队驻地交流,这种形式开创了援外医疗队先河,进一步加深了双方感情。
一次,中国海军第32批护航编队官兵急需一种药品,金涛和医疗队陈克霏教授得知情况后,不顾疲劳,跑遍了整个马普托市终于将药送到海军护航编队官兵手里。
一名中资企业员工得了疟疾后,在当地省份治疗一周效果不明显,且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高热和神志不清,紧急与医疗队联系,金涛用医疗队为数不多的抗疟药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痊愈返回工作岗位。提起金涛和医疗队的事迹,当地患者、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的人员都情不自禁地翘起了大拇指。
金涛经常和队员们说,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每一名援外队员都是一名“白衣外交官”。我们一定要“不忘医者初心,牢记援外使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在遥远的非洲大地努力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让这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金字招牌”更加绚丽夺目!
我们坚信援外医疗队员们一定会不负众望,我们希望他们都能健康平安归来!
来源:家庭与生活报,记者,魏相明
推荐阅读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7月9日发布)?健康四川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健康报》头版头条:四川推进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饭菜放凉了才能放冰箱?吃黑芝麻让头发变黑?万万没想到这些"常识"竟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etfbjt/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