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来说,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令人忐忑不安,既盼着这几天的到来,又盼着这几天不要来,这几天就是经期。经期常见的腹痛更是令很多女性谈之色变。今天就和女性朋友们聊一聊痛经的问题。
经期腹痛即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症状,发生率达40%-80%。疼痛可在月经前几小时或月经出血后几小时内周期性出现,常为痉挛性,表现为下腹部的绞痛或钝痛,也可伴有腰痛或放射至大腿内侧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或腹泻。痛经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占90%以上;另一种为继发性痛经,是由明确疾病如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引起。
我们应该怎么避免或缓解症状?
1、改变生活方式:痛经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精神因素、血管痉挛、妇科疾病、遗传因素等均与痛经密切相关。经期受寒的不良习惯如吃生冷食物、经期洗冷水澡等,膳食不平衡,营养缺乏,睡眠不充足或经期晚睡,不良情绪及精神方面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均是引起痛经的危险因素。因此,改变上述不良生活方式,规律运动,调整情绪,有助于减轻痛经。痛经时局部热疗,如使用热水袋、发热贴等,或服用生姜,也能使痛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使用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前列腺素浓度增高,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是目前公认的导致原发性痛经的“元凶”,因此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治疗,该类药物可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在月经之前1-2天服药,如果已经开始痛了再服药,止痛效果较提前给药效果欠佳。因为前列腺素在经期最初2天释放量最多开始痛了后再用药后只能减少身体生成新的前列腺素,对于已经存在的前列腺素只能等待人体缓慢代谢掉。该类药物的不同药物间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种药物服用即可,如效果不佳也可换用另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联用口服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类抗炎药。
3、如果改变生活方式和上述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医院进一步检查有无生殖器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zxfbjt/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