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分类
急性阑尾炎阑尾为一细长而管腔狭小的盲管,阑尾腔的机械性梗阻是诱发阑尾急性炎症的主要病因。慢性阑尾炎包括反复发作的轻度或亚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因过去的急性炎症而遗留的慢性病变产生的临床表现较常见。病因
阑尾为一细长而管腔狭小的盲管,阑尾腔的机械性梗阻是诱发阑尾急性炎症的主要病因。阑尾腔阻塞后黏液分泌增多,腔内压力升高致血运发生障碍,阑尾壁充血、水肿,甚至坏死、穿孔。主要病因
急性阑尾炎
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导致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
淋巴细胞明显增生,约占60%,多见于年轻人。
粪石,约占35%。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黏稠而易形成粪石。
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
阑尾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属阑尾解剖结构异常。
细菌入侵
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细菌繁殖并分泌内、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引起或加重感染;也可由肠道炎性疾病蔓延至阑尾所致;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慢性阑尾炎
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是腹痛、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慢性阑尾炎的症状是腹痛、胃肠道功能障碍,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最常见症状是腹痛。
典型症状
急性阑尾炎
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胃肠道症状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也可伴有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病程早期常出现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可刺激直肠、膀胱,引起腹泻、尿痛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慢性阑尾炎腹痛常为慢性右下腹痛,腹痛可为间歇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或不适,间歇性腹痛多见且常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以后有多次右下腹痛发作,剧烈活动、饮食不节可诱发腹痛。胃肠道症状上腹部不适、食欲缺乏、腹痛、便秘、排便次数增加。其他症状早期可有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并发症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及时治疗的后果,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等,B超和CT可协助诊断,已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脓液或置管引流。阑尾脓肿非手术治疗后其复发率很高,因此,在治愈3个月后应择期切除阑尾。内外瘘形成阑尾脓肿周围如未及时引流,可穿破周围器官(小肠、大肠、膀胱、阴道或腹壁),形成各种内外瘘,X线钡剂或外瘘置管造影检查可明确瘘管走行。化脓性门静脉炎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等,延误治疗可引发细菌性肝脓肿,行阑尾切除并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就医一旦发现右下腹不适、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应考虑为阑尾炎,需就医,避免出现穿孔、休克等并发症。就医指征
不明原因的腹痛,应及时就诊。
近期有无出现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就诊。
近期有无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应及时就诊。
查体时右下腹出现硬块,应及时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外科、胃肠外科就诊。
腹部X线检查
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有一定帮助,可表现为回肠末端反射性肠腔积气、积液,阑尾区条索状气影,部分患者可发现阑尾结石,阑尾穿孔后部分患者可产生肠管扩张,积气、积液明显。腹部B超检查用加压超声探头检查可发现急性阑尾炎的阑尾呈低回声的管状结构,压之形态不改变、僵硬,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结构图像,并以此特征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标准。X线钡餐具有意义的表现为透视下显示阑尾有明显压痛,或阑尾未显示,但在盲肠有局限性压痛,且压痛点随盲肠位置的改变而移动。诊断标准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
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
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阑尾炎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阑尾,大部分阑尾炎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单纯性阑尾炎可经非手术治疗而获得痊愈。适应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其他手术禁忌者,阑尾周围脓肿已有局限趋势,并中毒症状不重者,待脓肿消散后3个月,再考虑阑尾切除。
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禁食、补液,应用有效抗生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及甲硝唑联合治疗。右下腹热敷或局部理疗,促进炎症消散和吸收。
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及早施行阑尾切除手术,阑尾切除术可以通过开腹或者腹腔镜途径完成,按照阑尾解剖位置选择顺行或逆行切除。切口Ⅰ期缝合,术后一般不常规置管引流,对于局部有脓液或阑尾残端处理不满意及处理困难者可考虑置管引流。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联合抗厌氧菌抗生素)治疗。对于病程超过3~5天,在腹部发现可触及肿物,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原则上应保守治疗,即应用广谱抗生素、静脉补液、休息等治疗,待炎症消退(一般3个月左右)后再行阑尾切除手术。如肿物逐渐增大、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感染症状加重,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以及手术切开引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预后阑尾炎可以治愈,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减轻疼痛症状,通常预后良好。但若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后遗症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术可能会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故患者术后后应早期离床活动,必要时再次手术治疗。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超过1cm时或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导致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症状,必要时再次手术治疗。粪瘘很少见,阑尾残端单纯结扎,结扎线脱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如为非结核或肿瘤病变等,经非手术治疗粪瘘可闭合自愈。饮食护理
阑尾炎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术后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非手术时忌胀气之物,如牛奶、黄豆、土豆、豌豆等。
非手术时忌长纤维食品,如芹菜、菠菜、大白菜、香椿、韭菜、冬笋、石笋、菠萝等。
非手术时忌油腻食品,如母鸡汤、羊汤、肥肉、排骨汤、鱼、火腿等。
术后24小时内应禁食,忌粗糙食物,手术后如肛门排气,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予少量流质饮食,5~6天后给予少渣、半流质饮食,忌食鸡肉、火腿、各种蔬菜和汤类。
宜食清热、解毒、利湿之品,如绿豆、豆芽、苦瓜等。
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肉汤或粥、细软面条。
宜饮用瓜果汁,如梨汁、橙汁、苹果汁、藕汁、西瓜汁等。
预防
由于阑尾炎患者近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病情的发作,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益。患者应锻炼身体,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和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和饮食不规律。
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适时调节自身机体与自然界关系,天热减衣、天寒添衣,尤其是保证腹部免受寒冷刺激,维护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状态。
保持乐观的精神,避免忧愁、郁闷、恼怒、悲伤等不良情志刺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开朗,避免剧烈的情绪变化。
END
文
手术室刘梦倪张仕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yxfbjt/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