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疗法是治疗痔病的基础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其中,芍倍软化注射疗法属于痔注射疗法中最新一代的软化修复技术。该方法作用机制与传统硬化萎缩法不同,治疗后痔体萎缩甚至消失,指诊局部柔软,且不易发生硬结、瘢痕及狭窄等现象。临床应用中,很多出血症状严重的痔病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可能存在较大风险或为禁忌症,此时芍倍软化注射疗法作为一种有效、安全又微创的治疗方法,为这一类特殊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芍倍注射疗法疗效与安全性之专家经验谈医院辛学知教授在近日的采访中对芍倍软化注射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芍倍注射液目前是软化注射疗法的代表药物,与传统硬化剂相比,其优势不仅体现在疗效方面,更重要的是具有安全性优势。该疗法作为一种微创手段,患者基本没有痛苦,而且恢复很快,避免了传统硬化剂可能造成的局部溃疡脓肿、硬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其安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中一些合并慢性肝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稳定期)的痔病患者。
芍倍注射疗法用于痔病伴“再障”的患者在近日召开的“痔疮治疗新思维及软化注射疗法临床应用”专家研讨会暨“年芍倍注射疗法教培基地”总结会议上,辛学知教授分享了一例痔病伴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的痔病治疗过程。
该名患者为一位38岁男性,因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15年余,间歇性大便带血1月余入院。患者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大面积黑褐色皮疹,颈部、胸前、后背、双上肢为著,全身无黄染,可见散在青紫色瘀斑,及散在水泡,部分表面结痂、无出血点。患者面色晦暗、颜面部浮肿、眼睑水肿伴淤血、结膜苍白、口唇苍白。专科检查发现该名患者臀部皮肤粗糙皲裂,可见散在出血点,肛缘皮肤明显增殖隆起,呈环形,质软无压痛。指诊示肛门括约肌紧张度正常,直肠下段未触及硬性肿物,退指指套无染血。肛镜见母痔区粘膜充血、隆起,可见散在出血点,未见糜烂面及溃疡面。经乙肝五项、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后,确诊该名患者在患有混合痔的同时,还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三种全身性疾病。
该患者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都非常差,血小板水平很低为24×/L,痔病出血和贫血严重。如果给予手术治疗,风险极大。经多学科会诊,为其补充了一定的血小板后,在未局麻的情况下(避免出血风险增大)给予了较大剂量的芍倍注射治疗,治疗后止血效果好,患者反馈满意度较高。
辛教授总结说:临床中该类患者并不在少数,如果没有芍倍注射液这样的“武器”,再高明的医术也无法解决问题。
芍倍软化注射疗法用于痔病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报告中,辛教授还介绍了一例痔病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患者为62岁女性,因大便后肛门内肿物脱出4月入院。患者自诉4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大便后肛门内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大便每日1~2次,质软排出通畅,伴排便后不尽感及肛门下坠感,偶有肛门疼痛,无大便带血,偶有肛门潮湿及瘙痒,医院就诊,诊为“混合痔”,予“膏及栓(具体不详)”等针对性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2年,1年前自行停用口服药。在经过乙肝五项、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后,诊断患者除患有混合痔外,还伴有血栓性外痔、直肠粘膜松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名患者凝血功能尚且正常,但血小板水平非常低,辛教授分析说,综合考虑后给予患者芍倍注射治疗,同时对血栓性外痔进行了手术切除(同步进行缝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芍倍注射疗法用于痔病伴肝病的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患者也是痔病治疗中需要警惕的一类特殊患者,辛教授分享了他在临床中遇到的病例。
患者为51岁男性,因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伴出血1月余,加重15天入院。自诉1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便后肛门内肿物脱出,脱出物可自行还纳,近15天症状加重,脱出肿物需手托方可还纳,伴便后出血,呈点滴状,色鲜红,无便时疼痛,大便每日1次、质稍硬、排出欠通畅,无便后不尽感,偶有肛门坠胀感及肛周潮湿瘙痒感,无肛门疼痛。自行使用“痔疮栓(具体不详)”等针对性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伴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5年,服用口服药物治疗。年于外院行“肝癌切除术”。专科检查显示,患者肛缘皮肤轻度增殖隆起,质软无触痛。指诊肛门括约肌紧张度正常,直肠下段未触及明显硬性肿物,退指指套无染血。肛镜见母痔区粘膜充血、隆起,可见散在出血点,无糜烂及溃疡面。在经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后,诊断患者除混合痔外,还患有便血待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术后、慢性肝病、多发胆囊息肉、脾大、副脾、右肾囊肿、肝硬化多种疾病。
对于该名患者,患者痔核很大,有散在出血点,且白细胞很低,是感染高风险患者。同时,血小板水平也较低,凝血功能不佳。考虑其身体状况十分复杂,辛教授认为该名患者并不适合接受痔病手术治疗。在这种棘手的情况下,给予这名患者芍倍注射疗法,收到了令医生和患者均满意的治疗效果。
芍倍软化注射疗法用于痔病伴糖尿病的患者在报告中,辛教授还强调,芍倍软化注射疗法除了单独使用,还可与多种手术方式联合使用,包括联合痔上粘膜错位套扎术治疗中重度痔、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者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治疗混合痔等。他分享了一例痔病伴糖尿病患者使用芍倍注射疗法联合套扎术的病例。
患者为79岁女性,因大便带血1天入院。患者自诉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大便表面附着鲜血,量多,色鲜红,大便4~5日1次,质较硬,排出欠通畅,无便后不尽感,便后无肛门内肿物脱出,偶有肛门下坠感,无肛门疼痛及瘙痒感,未予治疗。该患者“糖尿病”病史30年,服用多种口服药及注射胰岛素治疗,未系统监测血糖。既往血压不稳定,最高血压/90mmHg,控制欠佳。专科检查显示,截石位10点位肛缘皮肤增生隆起,大小约0.5cm×1cm,质软无触痛。指诊肛门括约肌紧张度正常,直肠下段未触及明显硬性肿物,退指指套无染血。肛镜见母痔区粘膜充血、隆起较大,有明显出血点,无糜烂及溃疡面。最后,患者被诊断为不仅患有混合痔、直肠脱垂,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辛教授表示,该类患者在患有痔病的同时,还伴有粘膜脱垂、糖尿病、高血压多种疾病,但与患有再障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相比,病情相对简单,在给予患者芍倍注射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了套扎术。芍倍注射液不仅可治疗内痔,有效止血,还能对粘膜脱垂的患者发挥良好的固脱作用。治疗后,患者痔病及粘膜脱垂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芍倍软化注射疗法用于传统硬化剂治疗效果不佳的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医院董平教授分享了这样一则病例。患者为直肠粘膜内脱垂及痔病患者,治疗初始给予传统硬化剂注射;治疗后,患者直肠内粘膜下垂的症状未能明显改善。面对患者寻求进一步治疗的强烈诉求,董教授给予其芍倍注射治疗。治疗后,患者自诉症状明显改善,满意度较高。
从该病例中,董教授解释说,可以发现芍倍注射疗法因其具有固定粘膜、同时不产生硬结的优势,不仅可用于治疗痔病,还能对传统硬化剂治疗效果不佳的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产生良好疗效。芍倍注射疗法在该类患者中的更多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
小结
当痔病患者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时,如血液疾病、肝功能不全、代谢疾病时,患者手术风险增大。此时,芍倍注射疗法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可用于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病情稳定期),切实解决这类患者的痔病困扰。可以说,芍倍软化注射疗法为临床医生治疗痔病伴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了目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安全性、有效性较高的解决方案。此外,芍倍注射疗法对于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患者也能发挥良好疗效。(文章由编辑整理,湖南省医院荣新奇教授审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yxfbjt/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