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是咳嗽惹的祸
57岁的何大姐至今仍清晰记得,5个月前莫名的两声用力咳嗽后即出现头部右侧颅内异响,未在意。脑鸣持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搅得何大姐寝食难安。1个月前,逐渐出现右眼莫名其妙的发红、胀痛、视物模糊。何医院做了脑CT及MR检查,住院治疗1周,症状无好转,连患了什么病也未能明确。
那到底是何方“妖孽”作祟呢?
二、寻“妖”计
10月26日,饱受疾病之苦的何大姐来到我院就诊。仔细听完何大姐清晰的叙述,看着何大姐红肿而微突的右眼,转身把听诊器贴至右眼,竟然听到了明显的杂音,这应该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折腾何大姐的“妖”原来是它!很快颅脑MR结果证实了诊断。
三、捉“妖”计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一般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壁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以致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CCF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且多见于外伤后,治疗必须依赖介入手术,术中需动脉、静脉同时入路,双路给与弹簧圈充分填塞海绵窦以封堵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口从而治疗本病。但海绵窦形同不规则的蜂巢包绕着颈动脉,术中很难完全填塞,且海绵窦容量巨大,手术需花费数十万元。作为已经退休的工薪阶层,即使享有医保,也难以承担这高昂的费用。“何大姐发病明确为“咳嗽”所诱发,而非外伤所致,其颈内动脉破裂原因很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庞红立医生一句话如黑夜北斗指点迷津,那就先做DSA造影检查吧,选择性右侧颈内动脉造影发现前行的血流完全从瘘口盗入海绵窦,从海绵窦引流的眼静脉及皮层静脉均扩张、血流反向,CCF确定无疑。
可快速完全显影的海绵窦完全把颈动脉包绕成墨黑一团,恰如一滴墨汁滴入一盆水中快速扩散,不能区分造影剂的来龙去脉,看不到瘘口所在,更看不到推测的动脉瘤的踪影。正当大家倍感失望迷惘之时,魏立平主任一遍遍一帧帧反复盯着如同墨汁扩散水面的影像。功夫不负有心人,魏主任终于在影像的墨色浓淡间看出“动脉瘤”端倪。
血管破裂原因与推断相符。但瘤颈口及动脉瘤破裂口位置、大小难以分辨。下一步手术怎么做呢?何大姐能承担起手术费用吗?结合CCF病因、影像细节及手术费用,我们制定了三套手术方案:①参照动脉瘤栓塞:若患者残存的动脉瘤瘤壁还能起到一定栅栏作用,弹簧圈能在动脉瘤成篮,则瘘口充分封堵可能性大,复发率低,费用少。②海绵窦填塞:难以完全填塞,瘘口难以完全封堵,很可能造成海绵窦及右侧颈静脉堵塞。且复发率高,费用高。③颈内动脉栓塞:患者前后交通代偿右侧颈内供血良好,将瘘口近远端颈动脉完全栓塞,疗效也能保障,出现缺血性功能障碍可能性不大,费用相对低。综合手术疗效、手术把握性及何大姐经济承受能力,显而易见三种方案优先顺序为:①③②。反复沟通后,何大姐同意了我们的方案,眼神中流露出对手术的渴望转瞬即逝,代之以可能的不能承受的高昂手术费用之重所笼罩的无奈和惶恐。
四、伏“妖”术
11月3日,魏立平主任携张耀慧、庞红立医生如期开始了手术。幸运的是颈动脉瘘口及隐藏在黑云翻滚的海绵窦中的动脉瘤隐约可见,经颈动脉先将两根栓塞微导管分别送达动脉瘤瘤腔及海绵窦内,按计划先在动脉瘤内填塞,天不负人,第一枚弹簧圈大部分成功填塞在瘤腔,接着几枚弹簧圈也大部分填在动脉瘤,复查造影血流瘘出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明显减少,继之经另一微导管在海绵窦放置两枚大弹簧圈,复查造影发现血流完全不再瘘出,而是循着应有通道向颅内供应,如同泉水流向干涸的土地,“溃坝合龙,黄河安澜”。大家欣喜无比,终于以何大姐能承受的最低费用成功封堵颈动脉海绵窦瘘。麻醉苏醒后,何大姐眼部症状及脑鸣消失,除去病魔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轻松愉悦的快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