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女性下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复视的中西医诊疗方法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21-4-29

临床诊疗过程中,常见有大量患者蒙住或遮盖一只眼前来就诊,询问患者都有共同的特征:双眼复视,单眼消失。那么对于此类复视患者,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相关的检查?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如何运用中西医治疗?

1.复视基本概念

复视是指人们把外界的一个物体,感觉为两个的一种现象,临床较常见。可能是致命性疾病的第一特征,也可能是完全良性的病变,因而接诊时进行快速系统性评估至关重要。

2.复视的病因

既往:外感发热史、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脑梗、脑部及血管占位性病变、外伤、眶骨折和炎症、疲劳、原因不明等病史。

3.复视的评估

(1)单眼复视还是双眼复视?

①单眼性复视:指遮盖单眼时,出现复视,表现为重影或阴影。总体表明眼睛本身异常:屈光不正、角膜病变、白内障、多瞳孔、玻璃体气泡或异物、麦粒肿压迫所致角膜变形、网脱术后加压嵴、黄斑前膜、黄斑囊肿等;②双眼性复视:指双眼睁开时出现复视,遮盖任何一只眼睛后复视消失。双眼出现复视可能表明存在致命性病因,如颅内严重病变所致颅神经受损或其他。双眼复视、单眼消失是眼外肌麻痹的主要症状。

(2)垂直、水平、旋转复视?

①垂直复视(一个物象高于另一个物象):可见眼球抬高或内陷。如失代偿性斜视、上下直肌损伤、TAO(下直肌最常受累)、第四脑神经麻痹、眶周创伤;②水平复视(两眼物象在同一水平方向分离):提示眼部内收或外展功能受损。如失代偿性斜视、内外直肌损伤、第六脑神经麻痹、多发性硬化;③旋转复视(主要症状为物像倾斜):以上斜肌损伤为主。颅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引起前髓帆受损(双侧滑车神经麻痹)、外伤所致单侧滑车神经损伤。

(3)复视现象是否持久不变,还是呈间断性出现?

①夜间或疲劳时复视出现或加重提示重症肌无力或失代偿性斜视(如间歇性斜视失代偿);②更换眼镜复视现象加重提示适应性或眼镜引起(两种情况均为良性);③如双眼视力不佳且双眼相差较大戴镜后出现复视提示双眼屈光参差。

(4)向特定方向凝视时,复视现象是否加重?

右眼外直肌麻痹→眼球右转时复视加重;右眼内直肌麻痹→眼球左转时复视加重;上直肌麻痹→眼球上转时复视加重;下直肌麻痹→眼球下转时复视加重。

4.复视的检查

(1)映光及眼球运动度检查

(2)红绿玻片检查

检查方法:①在稍暗室中进行。②检查者持手电光源,距离受试者1m,嘱受试者保持头部正位,角膜映光是否正位。③对受试者水平、上、下,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等各个方位进行检查,询问受试者见到几个光源。如果看到两个光源,所看到的两个物像是水平或垂直性。

④如为水平复视,分别将光源向左右移动,询问在哪侧分离像距最大,周边像属哪一侧,可判断哪侧外展神经麻痹。⑤如为垂直复视,将光源向8个方位移动,看哪个方向复视像距分离最大,此时将红玻璃置于受试者复视像分离最大处、询问患者两个光源的位置来诊断。

意义:复视像是水平、垂直还是旋转,交叉或同侧;复视最大分离像方向;周边物像恒定是麻痹眼。

5.中西医并用治疗复视的临床优势

(1)诊疗的流程

(2)内治法:辨证内服中药

风邪中络证:牵正散合羌活胜风汤加减;风痰阻络证:正容汤加减;脉络阻塞证: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肝阳上亢证:牵正散合天麻钩藤饮;气血瘀阻证:牵正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3)外治法:

①针刺:眼周局部取穴+循经取穴。治法: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主穴: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太阳、阳白、四白、球后、风池、印堂。刺法:1寸针进针,不提插、不捻转,得气后留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②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足三里、曲池穴交替注射。

③皮下注射:患侧/双侧太阳穴(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4)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胶囊、胞磷胆碱钠片等。

(5)手术治疗:以上治疗半年至一年内未见明显好转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总结:以复视首诊眼科的眼肌麻痹可能是脑部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也可能是良性病变。进行相关的评估、问诊,行影像学检查,排除颅脑的占位及血管性病变至关重要。眼外肌的定性检查是诊断眼肌麻痹的关键,光源的运动加红玻璃试验的检查可以确定哪一条肌肉麻痹。中、西医并重治疗眼肌麻痹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治疗原发病也是关键,绝大多数眼肌麻痹的患者通过中医治疗可避免手术。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