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腹——人人都可做的,且有效的,清空身体“三浊”之法。
这“三浊”就是:
①浊气——消化不好发酵的肠胃废气、情志不舒的肝胆浊气;
②浊水——湿毒,那些身体利用不了的,黑化之后作妖的水;
③以及还有宿便。
它们都能通过一招“按腹”被清理干净。
最重要的是,通过按腹能够理顺我们心、肝、脾的气机,使木生火、火生土,就是最好的“补土”大法了。
老话说,生一次闷气,肚子里就多一个气结。
▼
《黄帝内经》里也说:“肠胃为海”——
全身的疾病都可以引聚到肠胃中来。
按一按腹部,自己的身体啥样基本就有点B数了。
我基本就靠揉腹来恢复精气神的清净,每天揉完,那种身体的通畅感,都想让我再发一百次这篇“揉腹”文。
肚子里:硬块、条索、包块、
或咕噜咕噜叫的东西,都是些啥?
只要认真按过自己腹部的人会发现,腹部结聚太常见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肚子就长这样……那些痛点、结节、包块、条索、瘀血之类,可能早就成了你腹部的主人。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
当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时,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中里巴人说推腹
我们能探按到的腹内痛点,就是六腑闭塞不通之处。
中医的疼痛,分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肚子里痛点怕被按、疼痛会加剧的,是不通之痛,表示是实邪,需用泻法,以疏通邪气。
如果按腹手法下有积聚,却自觉不痛、喜揉喜按的,是不荣之痛,表示是虚症,需用补法,扶持正气。
按腹“重按至痛乃泻,轻按无痛乃补”。所以痛也就是疏通、祛病的过程。
按腹要有效果肯定是有点痛哒,我们一点痛也忍受不了是没有用哒。实际上,人习惯了按腹以后是会上瘾的,那“通”的感觉特别微妙、舒服。
因为按腹揉腹是以通为补。
把中焦的郁滞、涩涩的痛点和结节揉开来,
就六腑通畅、五脏藏精了,功效相当于“补土”,
引阳气通畅于四肢,全身上下都有劲哦。
腹部是饮食之毒、情绪之毒最大的落脚点
在腹部,阴阳、表里、气血都有交汇点。
从经脉角度来说,腹部汇聚了任脉,六腑,肾、胃、脾、肝经,为坤土之地,人体之中央。
病邪三大来源:风寒六淫;饮食所伤;情绪所感(怨恨恼怒烦等情绪五毒)。都能在腹部这里找到落脚点啊啊!!
“按”从安,就是安抚创痛,最终使“百川归海”、助神归其位~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按腹啦
1、早晨空腹用双手按腹。早起以卯时(早上5—7点)最佳,此时手阳明大肠经流注,此时按腹,首先改善的就是手阳明。
阳明大肠经主降,现代人的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都由它主导。
2、然后躺在床上,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用手指是把五指弯曲稍微并拢、放在肚子皮肤上,手势如下:
按腹“以痛为穴”,也就是手指稍重一些按压、找到腹内的痛点、手停在那里按揉,慢慢地当疼痛地方开始变化,逐渐疼痛减轻,甚至就不疼了,于是再挪到一个新的痛点。
手指压的力度要稍大一些,按和揉的时候不要用蛮力,而是要精神集中,所谓“意注腹中,神随手转,缓慢柔和”。按揉时有腹内水响或矢气等,都是正常的,这是升清降浊的表现。
很少人是没有腹内痛点的,如果你对痛点实在没有感觉,也可以先做下一小节介绍的“仙人揉腹”手法,加强感受。
手在腹部移按的顺序为从上(膻中)到下(肚脐下方),从中(肚脐)到右,然后从中到左。
3、按腹的两个大穴:膻中、神阙
“膻中”是心主之宫城,正能量大穴。每晨可以从手指轻按膻中片刻开始,再移到腹部,以畅达上下。
“神阙”是任脉大穴,是神出入的地方。按压神阙穴,保持神出入的畅通、洁净。
4、按腹时间以半个小时以上为佳,结束后通体微微汗出,就在床上安息一会,掌心对肚脐,双手重叠盖在肚脐上,男人左手在下,女人右手在下,感受片刻腹内的变化。
揉腹的效果是特别立杆见影的。
快则一周,慢则一个月,腹内气机会明显流动起来,大便通畅、消化增强是一定的,睡眠质量也会明显提升哦。
还有一个很好的揉腹法
仙人揉腹法
给小孩揉腹用这个方法非常好。
一共有七式,在孩子身上使用,每次大约15分钟可以完成。
这个法子儿推临床用效果特别好,孩子饥饱无度导致的脾胃不和,积食、胀气、便秘等问题可以很快缓解;
刚开始学习揉腹、或对腹内痛点感觉不大的大人,也很适合先推仙人揉腹进行感受。
这是儿推中医暖手姐姐改编的简化版
▼
一共有七式,在孩子身上使用每次大约在15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大人小孩都可以推起来啦。
这个法子儿推临床用效果特别好,孩子饥饱无度导致的脾胃不和,积食、胀气、便秘等问题可以很快缓解,大人也可以推。
按摩的时候要平躺,如果是小婴儿尽量头顶朝着家长躺在大人的腿上。
1、按摩心窝
家长在孩子胸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做顺时针圆周运动,按摩21次。
2、回环按摩腹中线及两侧
两手中三指对接,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下腹部,然后两手向左右分开,一边按摩(左逆时针右顺时针)一边向上走,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21次。
3、推按腹中线
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下腹部,共21次。
一般做到这就会感到肚子暖暖的,很舒服。
4、顺时针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手掌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5、逆时针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手掌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揉腹期间反映敏感的人可能会听到肠胃蠕动,中间会放几个屁,这是内气汇聚后运行通畅,很好的反映。
6、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可以得话推到大腿根处,包着纸尿裤不方便的话,就推到图片处。连续推按21次。
7、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中三指按在右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可以得话推到大腿根处,包着纸尿裤不方便的话,就推到图片处,连续推按21次。
揉腹法是需要缓慢,匀速进行的,可涂点按摩介质。手法温柔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
可每天或隔天做一次,时间最好在起床前,或者晚上入睡前。在脾胃不适明显时,每次做两遍,早晚各一次。
揉腹以后可能出现大便黑臭,如果几天没有好好大便的孩子可能还有拉肚子等排毒现象,也都是正常的。
另外注意下:腹部有恶性肿瘤、或者出血、以及孕妇不适合揉腹。
刘力红老师亲身实践按腹的摘录
寓妙无穷哦
1、腹乃凡圣同居,真元污积同处之地,污浊积聚多一分,则真元必少一分;反之亦然。
污积所居必障经脉而不通,不通则痛,故按腹之要即寻此痛结处而按之。既为污积,则非一朝一日而成,亦非一朝一日而可按散。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一边按一边静心听腹内咕咕的流水声,有一种成就的感觉。此为积水流通和消散之声。可以从中听出各经的问题,畅通的程度。
(有人腹中有咕咕水声,这是因为水遇寒则积,腹中沉积了水气湿浊,需及早清除,使其流通起来。)
3、按压腹部,其痛点会此隐彼现,以六府通一分,五脏藏精即多一分,自然饮食日香,精力日旺。
按腹以痛为腧,痛乃阴实所居,按而散之,阳气即归,于睡眠之帮助大有妙用!
4、《内经》明言:冬不按蹻。而于一日,晚九点之后即为冬,故不宜于此时按腹……虽然冬可按腹,仍需避免于藏时(亥子丑)按之。
(注意:晚上阳气被扰起之后就难以入睡的人、阴虚体质的人,一天之中晚上9点后不宜按腹,冬天尤其不宜于晚上9点后到凌晨3点之间按腹)
4、按至十五日已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及神厥(肚脐)两侧,常能感到股股热浪流向后腰骶及两腿,温暖舒适无比。按腹要在虚心实腹,心念专注于手下之感觉,故尔不唯畅腹健身,亦为禅定之一种。
5、按腹进入四十天,痛处仍然层出不穷,感叹怎么会有那么多邪气深入腹地?!回想《素问?上古天真》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今又阅: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乃知自己这几十年都不在恬淡之中,不是烦恼即是五毒,邪便得以长驱直入。
按腹的最终目的就是一直把腹部揉到软和了,
把里面的痛点和结节基本上按通。
腹部一定要柔软,
柔软是一个很高级的姿态,
代表着活力、生命力和生机。
再说一个民间老太太
在病人身上“捉跳疙瘩”的故事
年底,一名叫陈宗和的中医在论坛上发帖,讲述了他被一位默默无闻的家乡按摩老师使用腹部按摩法治疗肠胃病之后,大为折服,从而偷师学习“捉悸痞”的故事。
这名按摩师当年是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称这个治法为祖传绝技,名“捉跳疙瘩”。
分享一些故事原文:
她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压在我腹部一个点上,轻轻揉压。我自身感觉被按摩的部位稍稍有些酸胀而已。揉了大概一二百下,肚子里开始有响动,是气水走窜的那种声音。
这时她慢慢加大了手上的力道,并且对我说:“想放屁就放,想拉稀就说,千万别不好意思憋着啊。”我答应了一声。
又揉了大概一百下左右吧,开始排气了,一个紧接一个的,觉得很不好意思了。
这个时候,老太太手上的力道也很重了。果然是很疼啊,怎么形容呢,就像有根铁管子穿进身体了的感觉似的,又胀又重又疼。有一股气从长强出来,沿着内侧膀胱经,一直胀到天柱那里了,甚至整个头皮都有麻痛的感觉。
学过针灸的同学可能都知道,针灸里有循经传感这么一说,除了用电针,一般有内力又有经验的针灸师才能做到,大面积长距离的传感。我之前也领教过不少名家,但是这种传感的感觉还真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嬷嬷,不行了,疼的受不了,歇会儿吧。”老太太笑了一下,减轻了力道,又揉了五六十下,就停手了。让我喝了一杯温水,又躺了十分钟左右才让我起身。
……
回家的路上一直不断的打嗝矢气,到睡前才有所缓解。本来下午应该排一次的溏便没有排,第二天早晨排便的时候,大便已然成形了。我对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充满好奇。比起传统的针灸汤药和穴位按摩,效果并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治疗方式不对病人身体造成创伤,痛苦的程度可以忍受,并且可以自身情况随时调节和掌握。治疗方式看起来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所以我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技术学到手。
(有兴趣的同学可移步民间中医网-推拿按摩论坛,ngotcmszh.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etfbjt/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