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成人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先行者一例晚期鼻咽癌肝肺转移免疫治疗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22-6-29
白癜风能治疗好么 http://m.39.net/pf/bdfyy/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目前对于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手术有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在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且病灶较局限等特殊情况下,鼻咽癌才考虑手术治疗;化疗是复发转移鼻咽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但是目前标准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等,在复发/转移鼻咽癌一线治疗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有7个月[1],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JUPITER-02研究显示相比单纯GP方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R/MNPC)显著改善患者的PFS、OS、ORR和DOR,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Ⅰ级推荐。本文病例为一例初诊合并肝、肺转移晚期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获得PR,后特瑞普利单抗维持治疗一年余,稳定维持PR,总体安全可控。

病例分享:医院陈秋燕教授

陈秋燕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人事处处长、伦理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鼻咽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颈肿瘤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院协会肿瘤防治管理分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负责中山大学临床研究基金项目1项以及肿瘤防治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基金1项

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包括发表在肿瘤学权威杂志LancetOncology、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

病史简介

患者:女,41岁

主诉:右耳耳鸣、流液8月余,发现下颌肿物2月

现病史:年3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耳鸣、耳痛、反复右耳流液,年9月发现下颌肿物,最初大小约1x1cm,后肿物增大就诊,随后转诊至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

鼻咽肿物活检病理: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免疫组化:CK(AE1/AE3)(+),P40(+),EGFR(+)。原位杂交:EBERs(+)

影像学检查:

图1.PTE/CT基线

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估

第一阶段:

/11/26-/4/23:特瑞普利单抗mg+吉西他mg/m2d1,d8+顺铂80mg/m2d1Q3W,共6个疗程

第二阶段:

/5/14至今(/10/19):特瑞普利单抗mg/Q3W,现共行23个疗程

表1.治疗期间肿瘤变化

表2.治疗期间肿瘤变化

图2.鼻咽部病灶

图3.右颈Ⅰb区淋巴结

图4.肝S5

图5.肝S8

图6.右肺上叶

不良反应总结与分析

治疗过程中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监测均显示正常,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过程中出现1级白细胞减少,1-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1级贫血,考虑为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维持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甲亢和2级甲减,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病例小结

本例患者为初治鼻咽癌并肝、肺转移的患者。患者经过2程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后(第1次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即达到PR,所有病灶均明显缩小;经过6程联合治疗后(第4次疗效评价),病灶进一步缩小,靶病灶总径从初始的mm,缩小到42mm。现已特瑞普利单抗单药维持1年余(23个疗程),靶病灶总径缩小到11mm,疗效达PR,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在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为甲状腺功能障碍,总体安全可控。

麦海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鼻咽科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质子治疗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鼻咽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鼻咽癌学组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鼻咽癌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专家委员会委员

CancerCommunication、国际肿瘤学杂志和实用癌症杂志编委

专家点评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方案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提供新一线治疗方案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及香港地区发病率较高。NPC在中国年龄标准化发病率记录为3.0/10万[2],在全球的发病率为1.2/10万,中国南方高发地区高达20-30/10万。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是R/MNP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中位PFS仅有7个月,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是一种人PD-1特异性的人源化IgG4K单克隆抗体,年12月首次在中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二线治疗。在POLARIS-02Ⅱ期研究中,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在二线后治疗为R/MNPC患者提供了持久缓解,基于该研究结果,NMPA于年2月条件性批准特瑞普利单抗用于R/MNPC的二线及以上治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鼻咽癌治疗的抗PD-1单抗。

年11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R/MNPC患者的一线治疗适应证获得NMPA获批。该适应证的获批基于JUPITER-02研究(NCT),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年11月至年10月期间,在全球35家研究中心共纳入例接受一线治疗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本病例患者即为该研究受试者之一,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JUPITER-02临床试验;第一阶段予以特瑞普利单抗/安慰剂联合GP化疗6程,第二阶段予以特瑞普利单抗/安慰剂单药维持治疗。经过揭盲,本病例中患者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组,在接受2个疗程的联合治疗后,疗效评价即达PR;6个疗程后病灶进一步缩小;随后进入特瑞普利单抗单药维持治疗阶段,稳定在PR且无明显不适。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耐受,总体安全可控。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治疗R/MNPC,PFS为11.7个月,1年PFS率达49%,客观缓解率(ORR)达77.4%,中位缓解时间(DOR)10个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新一线治疗方案,改写了临床指南。

免疫治疗具有长期显著疗效,EB病毒变化水平或可用于预测免疫治疗疗效

该患者经过6个疗程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治疗后,疗效评价达PR;随后使用特瑞普利单抗单药维持治疗1年余,现已23个疗程,靶病灶总径从初诊时mm缩小到11mm,病情稳定维持PR,无明显不适,体现了免疫治疗的长期显著疗效。该病例在2程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化疗后即达PR并维持稳定,说明在初治转移鼻咽癌高肿瘤负荷患者,通过免疫治疗可以缓解至低负荷水平,达到缩瘤效果;且免疫单药维持治疗持续有效,体现了免疫治疗一旦起效,长期有效的优势。

此外,免疫治疗疗效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指标,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有评价PD-L1表达水平的CPS评分,但其检测平台及各中心使用的试剂盒尚未达统一,规范化和准确度仍有待提高。对于EB病毒阳性鼻咽癌患者,EBVDNA水平或能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病例中患者初始EBVDNA定量为copy/mL,首次疗效评估后,EB病毒DNA定量下降为0并维持为0,充分体现了EB病毒的下降水平是鼻咽癌治疗的疗效以及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参考文献

1.ZhangL,HuangY,HongS,etal.Gemcitabinepluscisplatinversusfluorouracilpluscisplatininrecurrentormetastaticnasopharyngealcarcinoma:amulticentre,randomized,open-label,phase3trial.Lancet,,():-.

2.Chen,Y.P.etal.Nasopharyngealcarcinoma.Lancet,64–8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y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crfbjt/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