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腹痛到去世仅4个月,
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30岁以上千万要小心
和大多上班族一样,小A(化名)有空就要和朋友相约熬夜打个游戏,平时上班忙,下班后也不愿意运动。四个月前,小A下班回家后突然腹痛得直不起腰来,随后医院就诊。医院马上给小A做了B超和CT,显示腹部有一个大包块,医生认为病人很年轻,且月经刚过,疼痛部位在右下腹,考虑是卵巢囊肿破裂,把她收治入院。随后用腹腔镜探查腹腔时,发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结节,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术后,病人立即转院做了全面检查,发现腹内已有肿瘤原发灶。由于已到癌症晚期,只能接受了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入院不到一个月,小A就迅速癌性腹水,病情急剧恶化,出现感染性休克,进而发展为心肺衰竭,处于弥留之际。医生再三说“就连再次手术的机会都没有,非常可惜,这么年轻。”
事实上,小A在此之前已经感受到了腹部的不适感,并且隐约腹痛持续了好几年,如果不是四个月前的那次严重腹痛,医院。
对身体的保养不以为意,这其实是当下的年轻上班族的共同状态。
现在绝大部分的白领上班族,多为办公室久坐群体,还有些加班族,时不时会出现熬夜、饮食混乱、久坐不运动的情况。
而绝大部分人群针对身体所出现的异常,总是不以为意,因为觉得自己还年轻,跟癌症根本扯不上关系。又恰巧是这样的粗心大意,到最后累计酿成了悲剧。
在30~50岁的你,会不会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实际上,据年中国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人一生患癌的概率是36%!中国的癌症激变年龄已经提早至30-44岁,并且每4个吸烟者中,就有1人会确诊肺癌,而肥胖和久坐不动也是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你知道每分钟有多少人因癌症去世吗?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天约1.2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9人确诊,每分钟6人因癌死亡,至五年间,中国癌症发病率增长了39%,死亡率增长了43.7%。
患癌之后的生存率又是多少呢?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字是5年生存率约为30%,即从查出患癌到5年后依然存活的人所占比例不到1/3。
那罹患癌症之后,治疗费用又是多少呢?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对中国癌症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相关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人均首次诊疗支出约6万7千元。而当癌症发展到晚期时,所需的治疗费用将在40万以上,并且生存率极低。
有的时候癌症看起来很遥远,似乎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其实它就潜伏在身边。癌症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突然发现的。
我们总会时不时听一些亲友提及,又有谁患上了癌症,又有谁癌症中晚期。大部分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扼腕叹息......其实我们更应从自己做起,防癌防患于未然。
“早发现,早知道,早预防”这几个字眼是专家经常提及的。但那些要命的癌症往往是传统体检查不到的。涵盖全中国4.5亿人、人均元的体检,均不可能对五种高危害肿瘤(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因为需要做CT、核磁共振、肠镜、胃镜、食道镜的检查,费用高达医院4次,况且现有的医疗机构也无法承载。所以,五种高危害肿瘤无法通过常规体检在早期预警,这使得中国85%的癌症患者是在晚期发现的,每10个确诊癌症的患者中,有7人会在5年内就去世。
那么到底如何更早地、更有效的预防癌症呢?
有人会定期去做包括:普通X片、超声、CT、磁共振、内镜(鼻咽镜、喉镜、纤维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骨扫描、PET/CT等检查。但此类检查多数情况下有辐射等副作用,易对身体造成损伤,且预约及检查的周期过长,不适于初级早筛。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自己和家人选择PHRC(高危害肿瘤预防)管控体系。PHRC-血样检测是国际先进的血样检测定位技术,通过抽取的2-5Ml血液,能帮助人们更早的发现肺癌风险,并靶向器官定位。相对于其他检测手段,能适用于更广泛的人群,也更经济便捷,尤其是早期检出的准确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在PHRC(高危害肿瘤预防)管控体系中,受检人一旦检测发现了癌症风险,将有专业的团队和服务,无缝对接后续检查和专业指导,受检人可在全国医院中选择任意一家进行后续治疗。
举个真实的案例:小C(化名)预约了PHRC的抽血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肿瘤因子呈阳性,定位到肺部的癌症风险极高。私人医生第一时间和小C取得了联系,并帮助小C医院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发现了肺结节,确诊为1期肺癌,随后医生帮助小C安排了入院检查,进行了专科会诊,并成功进行了切除手术。在这个案例中,PHRC的三级防控模式,仅用时3周就成功完成了癌症的早期防控。
癌症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突然发现的。在癌症高发的今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癌症的早期防控,是让自己远离癌症的最佳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crfbjt/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