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abdominalpain,abdominalgi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
腹痛(abdominal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
此外,腹痛又是一种主观感觉,腹痛的性质和强度,不仅受病变情况和刺激程度影响,而且受神经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即患者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相同病变的刺激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引起的腹痛在性质、强度及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因此,只有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神经生理、心理学和临床多方面进行剖析,才有可能对腹痛有正确的了解。腹痛在临床上常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右下腹痛:
首先应想到是否患上阑尾炎。如刚开始为上腹部疼痛,数小时后转为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多为急性阑尾炎。此外,还应考虑小肠、盲肠、右输尿管问题。如伴有尿频、血尿等很可能是输尿管结石。女性还应注意右侧卵巢及输卵管是否出现问题。
右上腹痛:
应重点考虑肝脏、胆囊的问题,如急慢性肝炎、肝癌、胆囊炎、胆结石等都可能导致右上腹疼痛。此外,还要注意胰腺、十二指肠、右肾、大肠右段等部位是否出现问题。
左上腹痛:
首先应考虑脾、胃的问题,还需注意胰腺、左肾、大肠左段。如左上腹持续疼痛,伴有阵发加剧,波及两侧腰部,并因进食而增强,则很可能是急性胰腺炎。
左下腹痛:
可能是下结肠或直肠的问题,如肠梗阻、阑尾炎、肠炎、痢疾、肠道寄生虫病等,也应考虑是否和左输尿管有关。女性还应考虑是否左卵巢及输卵管有问题。
腹腔广泛性疼痛:
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胃溃疡、阑尾炎、胆囊炎等,都可能导致整个腹腔出现持续剧烈的疼痛。
肚脐周围疼痛:
主要应考虑小肠及胰腺的问题。
腹部的疼痛不可大意。对剧烈的绞痛或不明原因的持续疼痛,不要觉得忍一忍、用热水焐一焐就过去了,而要引起警惕,医院就诊。通常医生会让你做腹部B超、化验血常规、血生化等,必要时还应做整个腹腔的CT检查。
腹痛忌吃止痛片以免掩盖病情
临床有很多急症,其中“肚子疼”正规的名称是“腹痛”。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为腹痛,或者也可以说,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腹痛,所以首先要弄清楚腹痛的原因。然而,人的腹腔里有很多重要器官,有时很难根据腹痛的部位,自行判断腹痛的真正原因。
所谓的“肚子疼”有可能是胰腺炎、阑尾炎、胆囊炎甚至是心绞痛的表现,没有经过详细的检查并不能准确判断。如果盲目地服用止痛药,虽然暂时缓解了疼痛,但由于服药后掩盖了疼痛的部位、性质以及疼痛的规律,不利于医生观察病情和判断患病部位,反而可能导致误诊。
另外,止痛药也不见得对腹痛真的有效。我们现在常用的止痛药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这些药物主要针对的是局部炎症因子释放所导致的轻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痛经等。而对于消化道或泌尿道受刺激,如肠炎、胆石症、尿路结石等导致的绞痛,则效果不好。
止痛药有很多是非处方药,在药店里就可以方便地买到。这些药虽然比较安全,但如果长期大量使用,也可能导致胃肠道、心血管的副作用,所以使用这些药物也还是需要根据病情需要,限制疗程和剂量,而不能因为购买方便,就随意地想吃就吃。
此外常见腹痛需明确以下几点:
1.腹痛的性质和程度
腹痛的性质与病变所在脏器及病变的性质有关,如绞痛常表示空腔脏器梗阻;胀痛常为内脏包膜张力增大,系膜的牵拉或空腔器官胀气扩张所致。疼痛的程度有时和病变严重程度相一致,但由于个体差异,有时疼痛的程度并不反映病变的程度。
2.腹痛部位
腹痛的体表位置常和脊髓的节段性分布有关。通常情况下疼痛所在部位即为病变所在部位,但有一些病变引起的疼痛放射至固定的区域,如急性胆囊炎可放射至右肩胛部和背部,阑尾炎引起的疼痛可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
3.伴随症状
腹痛伴随发热提示炎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伴呕吐提示食管、胃或胆道疾病;呕吐量多提示有胃肠梗阻;伴腹泻提示肠道炎症、吸收不良、胰腺疾病;伴休克,同时有贫血提示腹腔脏器破裂(如肝或脾破裂或异位妊娠破裂),心肌梗死、肺炎也可有腹痛伴休克,应特别警惕;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表明可能泌尿系感染或结石;伴消化道出血,如为柏油样便或呕血提示消化性溃疡或胃炎等;如为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常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肠结核等。
预防
腹痛预防与调摄的大要是节饮食,适寒温,调情志。寒痛者要注意保温,虚痛者宜进食易消化食物,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和醇酒辛辣,食积者注意节制饮食,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
防运动时腹痛的发生,应避免精神紧张,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量力而行。此外,剧烈运动前,既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吃平时不习惯的食物,也不要饿着肚子参加运动,一般在饭后1小时后再进行运动为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zxfbjt/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