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右下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耳垂有折痕,是心脏出了问题提醒心脏好不好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24/7/8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老黄忧心忡忡地询问医生:“医生,我耳垂上有一道折痕,朋友告诉我这可能与冠心病有关,这是真的吗?”

医生近距离检查后,确认了耳垂上的折痕,特别是在耳垂部位非常明显。随后,医生翻看了老黄的检查报告,并以宽慰的语气告诉他:“不必过分担心,你的身体状况没有大问题。”耳垂上的折痕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

耳垂有折痕,是心脏出了问题?

医学上将耳垂上的折痕称为Franks征。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相当常见,尽管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耳垂折痕是指耳垂皮肤上出现皱纹或对角折叠,通常是从耳屏间切迹向后延伸45°。

由于Franks征主要影响老年人,一些医生猜测它是否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因此,一些研究开始探讨耳垂折痕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耳垂折痕和冠状动脉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有研究人员对有耳垂折痕和没有耳垂折痕的人进行了耳垂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耳垂中的弹性蛋白在有折痕的人中发生了变性。这表明弹性纤维在耳垂折痕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有71%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也存在弹性纤维变性的现象。

然而,这并不代表没有耳垂折痕的人就一定没有冠心病。此外,耳垂折痕可能也与年龄增长和皮肤老化有关。

综上所述,单单根据耳垂上的折痕来判断心脏健康问题是不准确的,也不是科学的方法。确诊心血管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症状、体征、医疗检查等。

心脏好不好,查个化验指标就知道

要了解心脏健康状况,除了通过观察耳垂上的折痕,还可以通过化验以下个指标来进行评估:

1、心肌肌钙蛋白(cTn)

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横纹肌收缩的调节蛋白,由肌钙蛋白Ⅰ、肌钙蛋白C和血清肌钙蛋白T三个指标组成。当心肌缺血患者出现心肌损伤时,这些心肌亚型的肌钙蛋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外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升高,通常在4-10天内会导致心肌肌钙蛋白的急剧升高。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肌钙蛋白亚型在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因此具有及时发现问题的优势。

在这项化验指标中,有三个关键数值:

肌钙蛋白Ⅰ(cTnI)参考范围为0.1~0.2μg/L,1.5μg/L为临界值。

肌钙蛋白C的心肌亚型cTnT参考范围为0.02~0.1μg/L,0.2μg/L为临界值,0.5μg/L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的一种酶。当心肌受损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会在4-6小时内逐渐升高,它的敏感性较高,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小误差,医学上会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参考范围通常为10~25U/L。如果检测结果不在这个范围内,可能表示心脏存在受损,建议尽早就医。

、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是一种用于贮存和转运氧气的蛋白质。当心脏受损时,肌红蛋白可以从受损心肌细胞中快速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浓度迅速上升。肌红蛋白通常与肌酸激酶同工酶一同应用,用于早期筛查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较低,男性为20~80ug/L,女性为10~70ug/L。如果浓度超过ug/L,可能暗示心脏受损。

这三个指标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健康的重要信息,尤其是在急性心脏事件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真正的心梗症状,别忽视

要判断是否患有冠心病,不应依赖耳垂折痕,而是应该牢记冠心病的真正发病症状。心肌梗死在不同发展阶段会伴随一系列症状:

胸痛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之一是持续性的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和心前区。这种疼痛往往伴随着大量出汗,是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这种胸痛通常被形容为一种剧烈的压迫感,有时也会感到灼热或闷痛。

胸闷

患者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可能会感到胸部沉闷,并伴随着咽喉部位的紧绷感。这种症状有时会向左肩和下颌部位辐射扩展。这种放射性疼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之一。

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阵发性的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但非常强烈。这种疼痛通常在剧痛发作期间出现,但在疼痛缓解后身体会逐渐恢复正常。心绞痛的特点是剧痛阵发,这种情况需要引起警惕。

非典型症状

冠心病的表现不仅限于典型症状,还可以包括一些不典型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经历腹部不适、下颌痛、牙痛、肩痛、乏力等不寻常的症状。这些非典型症状往往容易被误解为其他健康问题,但它们也可能是心脏问题的表现。

冠心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因此在出现任何疑似症状时都不应忽视。如果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yxfbjt/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