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脑鸣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病。病人自觉脑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流水声、嗡嗡声、鸟鸣声、虫鸣等,可时响不停,或持续不止,使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难以忍受,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并且还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属于功能性疾病。
脑鸣怎么办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68%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脑鸣,其中近五成患者容易出现情绪容易激动、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患病时间越久的人,听力损害越重,出现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一天比一天响。58岁的周先生患病已经七八年了,脑袋一直“嗡嗡”响。早期只是在夜里或者安静的环境下才会感到声音。后来,越来越严重,24小时响不停,即使在吵闹的环境中,也能感觉到“嗡嗡”声。随着耳鸣脑鸣的加重,周先生失眠也变严重,入睡很困难,心情烦躁不堪,右耳听力下降明显,有时几乎听不到声音。
不少患者都有和周先生相似的经历,耳内脑内响不停,时间一长,不但听力下降明显,心情也变得烦躁郁闷。
提示:久拖不治,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焦虑症、抑郁症、耳聋等并发症。所以很多患者容易心情抑郁或烦躁。
程度不同,症状有差异
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失眠、情绪不稳等症状,临床上很常见。严重程度不同,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是有差异的。
轻度脑鸣患者,只是间歇性发作,脑鸣声音很轻,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感觉到脑鸣的存在,有的患者只在睡觉时听到犹如“知了”般的声音;中度脑鸣患者,脑鸣表现为持续性,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患者也能感觉到脑鸣的存在,这个时候患者听力下降明显,会出现听不清、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躁等症状;如果是重度或极重度患者,脑鸣这一症状不仅长期持续,而且响声会越来越大,久拖不治,易导致耳聋、耳鸣等疾病,还会出现抑郁、焦躁等不良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
可引发多种心理问题
大量事实证明,耳鸣脑鸣可以造成多种心理问题。患者睡眠质量差,整天声音响不停,大部分患者不能忍受,容易出现不良情绪。长期患病者,随着声音越来越响,容易神经衰弱,不少性格内向的患者,产生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有效宣泄,性格会变得更加内向、忧郁,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倾向。
此症与心理问题互为因果关系,紧张焦虑的人容易出现脑鸣,而长时间或严重的耳鸣脑鸣又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同时这些心理问题又会导致脑鸣的加重,从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树立正确的“耳鸣脑鸣观”。一定要抓紧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如果注意调节心态和生活方式,并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结构,这样对加快康复是很有好处的。
此症患者,要尽早接受治疗,坚持治疗,选择系统治疗的方式。从病因出发,进行详细的病理分析。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有下列原因:
1、肝肾亏虚,髓海不足:此种原因多见,多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内经》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
2、阴虚火旺:此型亦较常见,伴见耳鸣,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3、肝阳上亢:亦比较常见,见头晕面红,头胀痛,烦躁易怒,有头重脚轻,足下无跟的感觉。
治疗方法:
《补髓通络清脑汤》通过中医汤药口服将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补益心脾,宁神安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第二阶段,疏肝行气,肝性刚,喜条达,主疏泄,肝伤则会气机逆乱,风邪内动,上扰巅顶,加重脑鸣,肝气畅达,则症状减轻。
第三阶段,补益肝肾,益脑生髓。
最后提醒,治疗的同时,要培养积极的治疗心态和乐观的情绪,这有利于症状的减轻,以便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