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男性左腹绞痛 >> 正文 >> 正文

本是同根生的两个病十二指肠瘀滞症与胡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21-7-22
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30/4319823.html

十二指肠瘀滞症

本症是指由于先天性解剖变异和(或)后天性因素引起局部解剖的改变,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致使其近端扩张、淤滞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本症较少见,好发于瘦长体型的中、青年女性。

十二指肠水平部位于腹膜后、腹主动脉前,相当于第三腰椎水平,其上方有肠系膜上动脉骑跨,正常成人十二指肠水平部有时可见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如果先天性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过短,右结肠动脉从肠系膜上动脉分出点过高,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鞘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解剖变异,以及脊柱前凸等,均可造成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明显压迫;各种原因的消瘦可削弱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支撑作用,内脏下垂、长期卧床等均可导致本症的发生。

起病缓慢,反复发作。典型者表现为餐后上腹部胀痛或绞痛,俯卧位或胸膝卧位可以减轻、缓解症状;常伴有间歇性呕吐,呕吐物多为混有胆汁的宿食。

造影剂通过幽门管顺畅,在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及水平部近端呈持续性充盈,肠腔扩张,内径大于3.0cm;在水平部脊柱的右侧缘受阻,通过缓慢,少进入脊柱左侧缘的肠腔内或空肠内,使十二指肠水平部在脊柱两侧呈“哑铃状”改变。

十二指肠腔内造影剂可见较明显的逆蠕动,从十二指肠反流入胃窦腔内。

患者行膝胸卧位或俯卧位数分钟后,十二指肠内造影剂可排空。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正常为30-60度,此时为15-20度。夹角内十二指肠肠腔内径也显著下降(1.0cm)。

主要排除十二指肠肿瘤、炎症、十二指肠肠外病变、周围炎症、胰腺肿瘤、环状胰腺、腹膜后肿瘤压迫等。

胡桃夹综合征

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解剖上,左肾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所以当某种原因导致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隙变窄,会使左肾静脉自然受压。

左肾静脉、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三者的位置就像我们通常用的核桃夹,故称其为“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体位性蛋白尿,平卧后或休息后恢复正常。此外,还可见反复发作的无痛性肉眼血尿,在剧烈活动后或傍晚时出现,怀孕时可加重。

超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管腔明显变小,其远心端管腔增宽,脊柱后伸位时表现更为明显且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变小。

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远心端扩张部位内径是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狭窄部位内径的3倍以上,脊柱后伸位15--20min后,左肾静脉受压明显,其扩张部位内径是狭窄部位内径的4倍以上。

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显示左肾静脉扩张处血流明显低于右肾静脉,左肾静脉受压狭窄段血流速度加快,且频谱呈与心搏同步的动脉频谱。舒张期血流速最慢,收缩期流速加快。狭窄段流速可达80--cm/s,脊柱后伸位后,流速可大于cm/s,其远心端左肾静脉扩张段流速≤9cm/s。

本病为良性进展过程,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对于青少年及儿童,没有出现并发症一般建议保守治疗。若长期内科治疗无效,伴有并发症或出现肾功能不全者,才考虑介入或外科治疗。因此,并不是所有蛋白尿都是可怕的,出现蛋白尿不要太过惊慌,即使是肾源性蛋白尿,积极早期治疗,预后也是十分可观的。

参考文献:

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陆文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