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在妇科肿瘤死亡原因中已达首位。卵巢癌的特点是发现晚,扩散快,疗效差。由于种类繁多,使其情况复杂化。卵巢肿瘤中以良性肿瘤占大多数,但卵巢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总发病率及组织类型依年龄不同而不同。20岁以下者,卵巢癌极少,55岁时则为27/10万。老年人以上皮细胞瘤为主(80%),年轻人则以生殖细胞瘤为主。
卵巢肿瘤表现为多样性,分类很复杂,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0)制定了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以使分类统一。我国学者将其简化分为非赘生性囊肿、来源于生发上皮的肿瘤、来源于卵巢间质的肿瘤、来源于性细胞的肿瘤,以及继发性卵巢肿瘤五类。
卵巢恶性肿瘤中以黏液性囊肿癌、浆液性囊腺癌、粒层细胞瘤、恶性畸胎癌、未分化癌等为多见。浆液性囊腺瘤恶变率较高(约50%),亦有的组织学为良性,而临床表现却为恶性(可以扩散、转移)。
1.症状
(1)下腹不适,或盆腔下坠,可伴有纳差、恶心、胃部不适等肠胃症状。
(2)腹部膨胀感。卵巢癌即使在临床早期也可出现腹水,或肿瘤生长超出盆腔,在腹部可以摸到肿块。
(3)压迫症状。肿块伴腹水者,除有腹胀外还可引起压迫症状,如横膈抬高可引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由于腹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引起腹壁及下肢水肿,肿瘤压迫膀胱、直肠,可有排尿困难、肛门坠胀及大便改变等。
(4)卵巢癌极少引起疼痛,如发生肿瘤破裂、出血和/或感染,或由于浸润、压迫邻近脏器,可引起腹痛、腰痛等。
(5)恶病质。由于肿瘤的迅速生长,患者营养不良及体力的消耗,患者会呈贫血、消瘦及形成恶液质的体征,此常是卵巢癌晚期症状。
(6)月经紊乱及内分泌异常。肿瘤间质成分产生激素,或肿瘤破坏双侧卵巢,可导致月经紊乱或阴道流血。功能性卵巢癌如颗粒细胞瘤,可产生过多的雌激素,引起早熟的睾丸母细胞瘤,而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引起男性化的表现。临床上会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阴道出血除与卵巢癌本身有关外,还常伴有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
(7)因转移所产生的相应症状。如肺转移会产生干咳、咳血、胸水及呼吸困难;骨转移可产生转移灶局部的剧烈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肠道转移可有大便变形,便血,严重者因发生不可逆的肠梗阻而死亡。
2.体征
早期卵巢癌只有在肿块体积超出盆腔后才被偶然发现,尤其膀胱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肿块,或妇科检查时发现盆腔肿块。若在直肠阴道凹陷部位检查到不规则结节,提示为恶性肿瘤种植病灶。并发腹水者腹部可叩到移动性浊音,应与卵巢良性肿瘤的胸腹水相鉴别。恶性肿瘤腹水多血性,有时在锁骨上、腹股沟部位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绝经后期妇女即使扪到一个与绝经前妇女相同的正常大小卵巢时,也应高度怀疑肿瘤生长,需做进一步检查。绝经前正常卵巢大小为3.5cm×2cm×1.5cm,绝经早期l~2年内为2cm×1.5cm×0.5cm,绝经后2~5年继续缩小1.5cm×0.75cm×0.5cm,并继续萎缩。
卵巢肿瘤的病因至今不甚明了,从地理分布和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可能与环境、生活条件、营养因素有关。中医认为:“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所致,或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留而不去,始生“肠蕈”(类似卵巢肿瘤)。说明病因之一是外邪寒气入侵,而内为脏腑气虚,营卫失调所致。卵巢系一内分泌器官,正常情况下,有一系列周期性生理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在某些内、外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异常变化,使之从生理变化转为病理状态,产生各种功能失调性肿瘤。卵巢又是女子先天之本所在,含有胚胎残留组织,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可能使之产生不同胚胎组织的肿瘤。卵巢的组织结构内部复杂,具有多能性,有高度的反应性与发展功能,原始细胞多,细胞增殖功能强,在异常刺激下,可以发生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病理形态也多种多样,良性、恶性及中间型表现不一,可单侧或双侧发生,有囊性及实性之分,大小不一,最大的卵巢肿瘤(良性)可超过患者体重。
肿瘤的四种扩散方式都可见于卵巢癌,包括淋巴、血管、局部浸润及种植。大多数卵巢癌在剖腹探查时已有广泛的扩散,包括盆腔及腹膜的表面。
1.年龄
卵巢癌最多见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60%发生于40~66岁,20%发生于60岁以后。浆液性卵巢肿瘤多发生于30~40岁的妇女;黏液性卵巢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妇女;畸胎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年,50岁后罕见。目前卵巢肿瘤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原因有待于研究。
2.病史
卵巢肿瘤不论良性、恶性,早期少有症状,一旦出现腹痛、下腹包块甚至腹水等,多属于良性肿瘤的并发症,或恶性肿瘤的晚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部不适等也许是较早的症状,但常被患者和医师所忽视,或误为消化道病变。良性卵巢肿瘤一旦出现急性腹痛,常为瘤蒂扭转、瘤破裂,或继发感染所致。当肿瘤继续生长、牵拉、压迫和浸润邻近脏器时,也可产生疼痛;当邻近脏器受累严重时,更可出现腹部不适,及大小便刺激症状等,甚至出现输尿管梗阻。
3.体征
胸部检查可发现胸水、肺实质转移的体征:腹部检查可触及包块,可有触痛和腹水征。有大量腹水存在时,应注意与巨大卵巢肿瘤进行鉴别;应常规检查周身淋巴结,触及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卵巢癌的最早体征,也应注意腋下、腹股沟等处表浅淋巴结的肿大;主动脉淋巴结受累引起输尿管梗阻时,相应部位可出现明显的触痛;晚期卵巢癌者,可出现其他远处转移病变的相应体征。
1.湿热郁毒型
主证:腹部肿块,腹胀痛,或伴有腹水,不规则阴道出血,大便干燥,尿黄灼热,口干,苦不欲饮,舌质暗,苔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辨证:瘀毒互结,下焦湿热。
治则:化瘀解毒,清热利湿。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灵芝益气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龙鹤丹,每次5粒,每日4次。
汤药:以伟达7号方加减:茵陈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茯苓15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丹参10g,郁金10g,虎杖15g,半枝莲30g,龙葵30g,白花蛇舌草30g,川楝子12g,车前草30g,土茯苓30g,瞿麦15g,败酱草30g,鳖甲30g,大腹皮10g。
按语:伟达7号方清热利湿,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败酱草均能清热解毒;车前草、瞿麦利湿;鳖甲软坚散结;川楝子、大腹皮理气止痛消胀。
2.肝郁气滞型
主证:腹部包块坚硬固定,腹胀,面色晦暗无华,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神疲乏力,二便不畅,尿黄,舌有瘀斑质暗紫,脉细涩或细弦。
辨证:瘀毒互结,肝郁气滞。
治则:化瘀解毒,疏肝理气。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每次1g,每日3次。龙鹤丹,每次5粒,每日4次。
汤药:以伟达5号方加减: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0g,生甘草6g,川芎6g,香附6g,当归10g,炙罂粟壳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台乌药10g,青皮6g,三棱10g,莪术15g,鸡血藤30g,生牡蛎30g,土茯苓30g,生黄芪30g。
按语:柴胡疏肝解郁,配枳实行气消痞,白芍、炙甘草柔肝缓急止痛,川芎、香附行气活血,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延胡索活血、川楝子、台乌药行气散寒止痛,青皮疏肝胆之气,莪术、鸡血藤活血化瘀,生牡蛎软坚消结,土茯苓解毒消癥,生黄芪益气扶正。
3.痰湿凝聚型
主证:胃脘胀满,时有恶心,面虚浮肿,身倦无力,腹部肿块及腹股沟皮下结节肿物,舌润,苔白腻,脉滑。
辨证:瘀毒互结,痰湿凝聚。
治则:化瘀解毒,利湿化痰。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龙鹤丹,每次5粒,每日4次。
汤药:以伟达6号方加减: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6g,枳壳10g,生甘草6g,竹茹10g,佩兰10g,薏苡仁15g,白蔻6g,桔梗10g,浙贝母10g,鱼腥草20g,党参15g,生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5g,车前子15g,夏枯草15g,赤芍药10g,猪苓15g,厚朴10g。
按语:伟达6号方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加党参、生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夏枯草化痰散结,赤芍药活血,车前子、猪苓、厚朴行气利水。
卵巢癌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其中手术切除为主要方法。虽然多数患者手术时已属晚期,但尚有不少病例存在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因卵巢癌常系种植病灶,一般较易剥离和切除。对切除后,或者因故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则予以放疗、化疗及中医药治疗。放疗、化疗对卵巢癌的效果较肯定,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延长生存期。一般在手术后应用化疗,但化疗毒性反应较大,常引起严重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损害亦常见。因此我们主张化疗配合中药治疗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疗效。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医应以扶正培本为主,如调理脾胃、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以作为放疗、化疗结束后的巩固治疗。至于晚期以中药治疗为主者,亦以攻补兼施为宜,尽量创造条件,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中晚期腹水者:三元逐水丸,每次1g,每日3次。疼痛者:麝芷镇痛丸,每次1g,每日3次。痛立停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配合放、化疗,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灵芝益气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固本保元液,每次10ml,每日3~4次。均可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例一佟某,女,34岁。年4月1日初诊。患者于年12月因医院诊断为卵巢癌,遂行卵巢癌切除术,术后以铂类药为主化疗8次,恢复良好。年7月发现右腿肿痛,9月11日行右腿腹股沟淋巴肿块切除术,术后疼痛逐渐加剧。今年3月2日在洗浴时无意发现右侧乳房乳头下有一枣般大小质硬结节,用力按、揉、压感到疼痛加剧。3月4日经复查发现盆腔淋巴转移,乳腺小叶增生。症见:神疲乏力,痛苦面容,右下肢肿胀,疼痛剧烈,心悸,两乳部肿块大如核桃,坚硬如石,疼痛不已,动则心悸,手足麻木,不思饮食,头部昏晕,两侧发痛,月经长期紊乱,形体消瘦,舌质淡暗,脉细弦。证属:肝郁气滞,痰气内结。治则: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方药:①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癥消癀(癥痛康),各药连服60天。②汤药:柴胡10g,青皮10g,丝瓜络12g,瓜蒌13g,元参10g,牡蛎12g,穿山甲9g,鹿角霜9g,浙贝母9g,当归9g,赤芍9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60剂。
二诊(同年6月19日):药服8剂,乳部硬块变软,疼痛停止,饮食增加,再服完50剂乳部肿块全部消散,健康如常。效不更方,仍以上方去汤药,连服30天。同年7月13日、8月19日、10月21日,分别来诊未见明显不适,前后共服药6疗程。于年3月7医院复查,报告未见病灶转移。遂自行停药。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之际,特追访之,家人告之今已出差旅游,参加各种活动。
例二胡某,女,50岁,工人。年8月行卵巢癌根治术。年10月复发,做第二次手术。二次手术后共化疗15次。年1月出现下腹隐痛1月余,经CT检查:腹部右侧、右肝叶、脾脏均有占位性病变。于年1月23日来我院就诊,现患者主要症状:腹部隐痛,腹胀,口干苦,寝差,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诊断:卵巢癌术后,肝、脾、腹腔转移。中医辨证:湿热互结,蕴毒成瘀。治宜:清利湿热,解毒化瘀。予以慈丹胶囊:60粒×10盒,5粒/次,4次/日,饭后服;龙鹤丹胶囊:60粒×10盒,5粒/次,4次/日,饭后服;扶正固本胶囊:60粒×5盒,5粒/次,3次/日,饭前服。嘱之:麦冬、生山楂、金银花各少许,泡水当茶饮。
二诊(年3月18日):患者服药后自觉腹痛、腹胀、寝差等症状减轻,继续服药,用药、服法同前。食疗方:黑木耳20g,大枣10枚,粳米g,冰糖少许;制法:将黑木耳浸泡1小时后,将大枣与粳米同放于锅内,加水煮粥,等粥熟后加入冰糖少许;用法:空腹服,2~3次/周。
三诊(年6月2日):患者经4个多月的治疗,行B超检查:病灶与年1月10日CT所示变化不大,未见新病灶,现无不适症状。考虑其病程日久,又经15次化疗,气血已虚,故以补气、养血、滋阴为主,以扶正气。予以①慈丹胶囊,60粒×10盒,服法同前;②参灵胶囊,30粒×15盒,5粒/次,3次/日,饭前服;③食疗方:鲜百合g,炒食或凉拌,2~3次/周。
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精神尤佳,虽肿块没有缩小,但没有不适症状,至今已存活1年余,如健康人一样生活。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当中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尚能用药物控制其发展,实属不易,尤其对已有脾、肝、腹腔转移之患者更为可贵,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的目标。
按语:郑伟达教授幼承家学,又师承名师新中国中医药的奠基人,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主任中医师),郑孙谋教授(全国五百老,主任中医师)等著名专家。(后又传承郑伟鸿副主任中医师,郑东海副主任中医师等弟子。)从医40多年,深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真谛,尊经不泥古,尚经方,时方而创新,励行实践,注重实用。主治肿瘤病及各种疑难疾病。内,外,妇,儿,眼,鼻,喉科。临床治疗方面,诊断确切。立法严谨,以法统方,喜用合方,方中有方,方方相扣,处方用药,灵活稳当,尤其擅于运用经方,不拘时方,验方均广为采用。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独具一格,疗效优异,治愈癌症和疑难病者不计其数。
主编:
郑伟达郑伟鸿郑东海
副主编:
郑东英郭凤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