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男生左耳疼痛,
耳道流水3天,还出现耳鸣。
近日,
医院耳鼻喉科,
医生检查诊断
他患上了急性外耳道炎,
而原因是因他两个月来
戴着耳道嵌入式耳机导致。
这段时间,学生在家上网课的频率较高,许多孩子选择用耳机听课,可是,长时间使用耳机,很容易造成听力受损。为什么会听力受损?如何正确保护我们的耳朵?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长时间戴耳机上网课
耳痛流水
14岁的张超(化名)是一名初二学生,几个月来一直宅家上网课。一个多礼拜前,他突然感到左耳里面隐隐作痛,3天后不仅疼痛加重,耳道里还流出水,出现耳鸣症状。5月8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接诊的贺海霞医生检查发现张超左侧外耳道充血、肿胀,鼓膜尚正常,听力检测暂无大碍,诊断为急性外耳道炎。随后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贺医生了解到,两个多月来张超都戴着耳道嵌入式耳机上网课,下课了时常不摘耳机。贺医生嘱咐张超回家后暂停戴耳机几天,再口服药物并结合耳局部用药,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
耳道嵌入式耳机
贺医生介绍,门诊接诊了一些因戴耳机上网课导致耳朵“受伤”的学生。“上网课需要通过耳机或音响来听课,与在课堂直接听老师讲课,对于耳朵来说二者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高二男生长时间使用耳机
导致突发性耳聋
小王是石家庄市一所高中高二的学生,他计划高考完后就申请英国留学。为了顺利通过雅思考试,他夜以继日的学习英语,平时一有空闲时间就戴上耳机听英语,晚上睡觉前也要听上一段时间的BBC才睡觉。
但是常年长时间地使用耳机,使小王最近一个月右耳一直连续出现耳鸣、耳闷的现象,而且明显感觉右耳的听力也没有左耳好,于是医院检查。
检查发现,小王右耳低频和高频均有听力下降,左耳高频听力也有下降。医生分析病情后,考虑双耳高频为长期戴耳机噪音导致的噪音性听力损失,右耳低频为突发性耳聋导致的低频听力下降。后来,小王虽经各种药物治疗,但因为他已经错过突发性耳聋治疗最佳时机,右耳听力没有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10岁男童长期佩戴耳机
耳朵里竟长出霉菌
“我家孩子最近总说耳闷,听不清楚,还很痒,您看看孩子的耳朵怎么了?”近日,顺义一家长满怀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室。一旁的孩子也是痛苦的忍不住伸手去掏耳朵。
吴宇华医生检查后发现,眼前这个男孩外耳道内出现一片绒毛状真菌丝团,俨然一个缩小版的“黑色森林”。“我家孩子没事就戴着耳机,几乎一整天都戴着。”经过仔细问询,吴宇华找到了小患者症结所在。这些霉菌与他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有关。
据吴宇华介绍,现在正值春夏交替季节,气温逐渐升高,空气越来越潮湿,温暖的天气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孩子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会导致外耳道内长时间的潮热不通风,加之小患者喜欢反复掏耳朵,所以导致了外耳道真菌病的发生。
专家说网课期间,如何保护学生的耳朵,保护听力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袁琨介绍:
一、选对耳机。耳机从佩戴方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耳道嵌入式,一类是包裹耳廓式。
耳道嵌入式耳机长时间摩擦、压迫外耳道会引起毛囊发炎、耳痛、耳胀,由于它直接靠近鼓膜传递声音,如不及时调整音量易导致耳朵疲劳和损伤。如果确实需要佩戴耳机,建议佩戴包裹耳廓式耳机,因为包裹耳廓式耳机的给声符合一般的声音特点,也不影响耳道的功能,对耳朵结构影响相对小。
二、遵守“60,60,60”原则。每次戴耳机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不要在外界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时使用,不连续聆听耳机超过60分钟。
三、最好使用外放音响。
医院的医生也提醒在家上网课的各学子:
一、佩戴入耳式耳机时要保持外耳道内的通风干燥,尽量减少佩戴时间
二、要减少掏耳频次,注意掏耳工具的洁净,不要用不干净的工具掏耳,不要与他人共用掏耳工具。
为什么会听力受损要想听到声音,简单来说分三步:
1、声波带动空气振动传入耳道,撞击鼓膜,带动中耳内的听小骨一起振动;
2、振动经过耳蜗后带动听毛细胞振动,并将该振动转化为电化学信号;
3、听神经将电化学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进行理解后,让你“听到”声音。
在整个“听”声音的过程中,耳蜗内的听毛细胞成为了我们听到声音的重要助手,而我们所说的听力损失,也就是这群“小助手”出了问题。
如果要通俗易懂地回答为什么“高于安全水平音量会造成听力损失”的话,那么原因就是:过大的音量带来太强烈的振动,把最宝贵又不再生的听毛细胞震坏了!
噪音性耳聋的治疗非常困难目前关于长期戴耳机等,究竟能引起多少人发生噪音性耳聋,还没有具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是从日常临床资料看,长期接触这一类噪音确实能引起耳鸣耳聋发生,这可能是继职业性噪音、环境噪音的第三大噪音。
噪音性耳聋一旦发生治疗非常困难,因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内耳里面主管听觉的毛细胞一旦因各种原因(包括噪音)出现凋亡或者坏死就无法自发再生,并且目前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让毛细胞起死回生。
所以,临床上耳科医生都会建议大家一旦耳朵出现耳闷、耳鸣及听力下降就应及时就诊,不要等到毛细胞从损伤走到死亡那就失去救治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听力损失的干扰因素是不同的。婴幼儿以遗传性耳聋为主;青少年主要受到噪声性损伤;而成年人易发生突发性耳聋;老年人则易产生老年性耳聋。但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呈现年轻化趋势。
那么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朵呢?
另外
常吃下列食物
也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听力
1富含p-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
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食物。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2富含锌元素的食物
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食物。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
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食物。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4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食物。维生素D和钙,既能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导致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最后
耳朵休息的时候
不妨一起做做下面的“耳保健操”
有助于耳朵放松保养哦
第一步:搓耳朵
捂热双手后
双手置于双耳轮廓后
前后搓耳廓
共搓15至30次
第二步:擦耳轮
双手握空拳
拇指和食指沿着耳轮来回推摩
直到耳轮充血发热
10至20次
第三步:揉耳垂
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
拇指和食指反复揉捏
15至30次
第四步:拉耳尖
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廓尖端
向上提、拉
使局部发热发红
15至30次
关爱耳朵,从预防开始
转发给朋友吧
编辑
秦卉林聂卉校对
陈礼平统筹
舒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