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地上之后,能不能吃取决于食物是否感染致病菌、菌落总数及自身的免疫力等问题。如果吃了掉在地上的食物后没有出现腹泻等问题,也并没有其他症状,那可能恰巧没接触到致病菌,或者身体的免疫力很好。
细菌很“微小”,肉眼根本看不到,看上去很干净的地板,仍然可能存在致病菌,而“立刻捡起来”也根本不能阻止食物被细菌污染。
所以食物掉在地上之后,无论你捡起来的速度有多快,建议都不要吃了。特别对于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吃到一些不干净的食物而刺激到肠胃时,就会很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问题。
拉肚子、腹泻、急性肠胃炎,你需要知道这些...
冰镇饮料透心凉,啤酒烧烤小龙虾,当你无法拒绝这些诱惑的时候,疾病危险正悄悄来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食源性疾病负担的估算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因吃了受污染的食物而生病;每年约42万人因吃了受污染的食物而死亡;每年有超过12万名儿童死于食源性疾病。
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人为什么会腹泻?
如果因受凉、感染、疾病等原因导致肠道炎症,液体通过小肠和结肠的时候,由于肠道粘膜的炎症反应水分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从而就导致了腹泻。
日常生活中,有人肚子不舒服会上厕所拉一次稀,可以说是拉肚子,但不能称为腹泻。医学上对腹泻是有严格定义的,一般认为大便次数每天大于3次;粪便量每天大于克;粪便含水量大于85%。以上三种情况出现一种就称为腹泻。
哪些症状表明可能是急性肠胃炎?
主要症状有四个:痛、泻、吐、热
●痛:即腹痛,以上腹部及肚脐周围为主,疼痛的性质多为一阵一阵的痉挛性绞痛。如果是右上腹疼痛,我们还需要再排查是不是有胆囊炎,如果是右下腹疼痛就要怀疑是阑尾炎。
●泻:即腹泻,腹泻是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吐:即呕吐。急性肠胃炎发作之后,呕吐是最初发生的一个症状。●热: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但不是急性肠胃炎典型症状。
急性肠胃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一般包括两大类原因:●一是感染性的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等;
●二是非感染性的因素,包括食物中的辣、凉、冰以及空调冷风等。冰箱是导致拉肚子的罪魁祸首?
冰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了冰箱我们可以保存很多食物,伴随着冰箱的出现,医学上多了一个名词叫做“冰箱肠炎”。但是冰箱并不是拉肚子的罪魁祸首,它是一个食物的保鲜柜,绝对不是一个食物消毒柜。
很多人把冰箱当成“食品保险箱”,以为放进去就不能变质,其实是不对的。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的繁殖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但有部分嗜好冰冷环境的细菌,它们在冰箱里依然很活跃,继续大量繁殖并加速食物变质。如单核李斯特菌,在4℃—8℃这种温度下反而迅速繁殖;还有耶尔森菌,特点是温度越低繁殖越快。所以尽量不剩饭菜,当顿吃完比较好。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为什么有的时候不干不净吃了也没事,有的时候又非常敏感一吃就拉?其实这取决于免疫系统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如果食物上沾到细菌数量很多自身抵抗力又很弱,或者食物上沾到的病毒细菌毒力很强同时自身抵抗力又比较弱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中招。
老祖宗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它的核心就是饮食不要太讲究,这样反而能维护我们的健康。免疫系统也需要一个锻炼后成长强大的过程,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溺爱”会使免疫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敏感,甚至不堪一击。这和我们现代免疫学理论是相通的,是可以科学解释的。
当然,不干不净,不是说腐坏变质的食品也能吃,而是说日常的食品不必做到无菌的清洁程度,不要太刻意地去没完没了的清洗、消毒,有些人爱干净爱到了洁癖的程度,对食物清洁的要求到了苛求的地步,这样并不好。当然,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把“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当做不讲卫生的借口,刻意地去不干净,这是不可取的。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也是祖祖辈辈给我们的告诫。
拉肚子、腹泻、胃肠炎要怎么办?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复方五指柑片
用于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痢疾,风热感冒。
?急性食物中毒,水样腹泻
?慢性结肠炎,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
?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
?起效快,安全性能高
?治疗的范围广泛,涉及腹泻,胃炎和感冒等
?成人、小孩、孕妇均可放心使用
▼止泻颗粒
清热解毒,燥湿导滞,理气止痛。用于急性肠胃炎,止呕止泻,退热止痛。
?急性肠胃炎,喝啤酒后厕所次数多
?肺热咳嗽,肺痈,热淋,湿热泻痢,热毒疮疡
?痢疾,胃肠炎,腹泻
?颗粒剂易吸收,止泻快,及时补充水分
?纯中药调理型,安全无副作用
?成人、小儿、孕妇均可放心使用
两药合用,对治疗急性食物中毒、水样腹泻、肠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1、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肉眼根本看不见。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洗澡,勤换衣物,保持清洁干净的状态。
3、食物要熟透后再食用。彻底加热才能降低微生物的感染风险。
4、饮用干净、卫生的水,不喝生水。
5、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定期更换。
6、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接触食物的刀具、案板等物品要分类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生活中一定要记住这些“八字谚语”:不干不净,容易生病。针对健康,不可侥幸。趋于健康,必须干净。图文部分选自网络,旨在为大家健康生活提供参考。若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