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虽小,却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肝脏,被称为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因为肝脏早期出现问题并不会感到“疼痛”。
肝脏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担任排毒的工作、储存肝糖和分泌性蛋白质等。平时不注重对肝脏的养护,一旦发生问题,基本上都是晚期了。
”谁是肝癌的第一元凶?什么对肝的危害最大?
今天我们带你深入解读。
追踪肝癌第一元凶
乙肝
得了乙肝不敢让人知道
乏力腹痛一个月,再去查已经是肝癌
45岁的王先生,家住台州,体形消瘦,1米68的个子,体重只有斤,入院前从事装潢工作。
说起老公的病,妻子陈女士最先涌上心头的就是埋怨——
“来这里(医院)前的一个多月,他说过肚子痛、没力气、没胃口,医院看看,他非要硬撑。我就提醒他,他有乙肝,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和别人比,早点去看看,没问题当然好,有问题可以赶紧治,可他就是不听。”
9月12日,让陈女士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天,王先生早早收工了,说肚子难受,浑身没劲儿,这让陈女士心里咯噔了一下,好说歹医院。
9月14日,陈女士带着丈夫找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的梁霄主任医师。检查发现,王先生的右肝有个巨大的占位,接近10厘米,考虑为肝细胞肝癌,与肝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AFP指标超过7.9万,肝硬化程度严重。
梁医师建议采用一种俗称为“二步切肝”的方法,即用一根绕肝带解决肝脏分隔难题,避免胆漏等并发症,把正常的肝脏组织养大后,再将病肝切除,手术分两次进行,均采用腹腔镜下手术。
日前,记者从梁霄医师那了解到,王先生的手术很顺利,术后恢复平稳,不出意外的话,近期就可以出院了。
为什么乙肝
才是肝癌第一元凶?
浙江大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盛吉芳主任医师说:“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目前全国约有万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基数。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严格控制好乙肝病毒,不让它活动、进展,大部分人不会进展为肝癌,但相比非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患肝癌的风险要高8-10倍,这也是为什么乙肝是我国肝癌的第一大‘元凶’的原因。”
和乙肝病毒的潜伏期一样,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最终进展为肝癌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慢性肝炎→(或)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样“三步”或“四步曲”。
不过,也有研究显示,3岁以前就感染乙肝病毒的,约90%的携带者到二十多岁就会进展为慢性肝炎。一旦病毒进入活动状态,若不加以控制,肝脏会随之纤维化,部分患者会不经过肝脏纤维化,直接步入肝硬化,甚至肝衰竭、肝癌。
盛主任还发现,在我国,不仅70%-80%的肝癌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有家族集聚的现象,她曾碰到过一个家族,先后有9个人因肝癌去世。
追踪肝癌第二元凶
酒精
乙肝+过量饮酒→肝癌
可能只需五六年甚至更短
李先生,38岁,大学毕业,个头中等,厘米,体重偏轻,斤,在某科技有限公司做销售工作。10月30日,因下腹胀痛数日到浙大一院就诊。
“其实,肚子痛已经有段时间了,但那时只是痛,而且每次忍忍就过去了,我就没放心上,觉得可能是应酬太多没休息好,累的,医院。”李先生说,直到10月30日那天,疼痛突然剧烈,而且痛的地方还肿了,他才慌了起来,在同事的陪同下来到浙大一院。
入院后,谁也想不到,医院的李先生,竟然被建议赶紧住院。检查发现,李先生的肝脏有个巨大的肿块,达18厘米,很少见,是浙大一院今年接诊到的最大的肝脏肿块,且肿块已几乎“侵占”了他右侧腹腔的所有空间,右侧肾脏等多个脏器都被“挤”得移了位。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李先生被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癌。
得知自己的病和喝酒密切相关,李先生的脸上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后悔。
“去年,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也意识到再这么喝下去,肯定会出问题。于是,碰到特别能喝的客户,我就会带上一个新人,让他们帮着挡挡酒,但十几年喝下来了,很多时候还是不得不‘舍命陪君子’。毕竟,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
两年前,李先生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差了。“这两年,我每次前一晚喝醉后,第二天醒来除了头疼,还会浑身没劲儿、乏力,晚上还经常睡睡醒醒,睡一两个小时,醒一两个小时,每天晚上满打满算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两三个月前,李先生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每次稍微喝点酒,身体就会觉得不舒服,肚子胀在那里,喝不下去,酒量大概只有以前的1/3,医院就诊的意思,还自嘲说,年纪大了,比不上那些小年轻了。
目前,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教授徐骁主任医师及其团队正在为李先生制订适合的治疗方案。
分析李先生的情况,徐教授说:“乙肝患者本来就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这类人患肝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8-10倍。从乙肝进展为肝癌,原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对年仅38岁的李先生而言,长期大量饮酒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追踪肝癌第三元凶
脂肪肝
他从一个脂肪性肝炎病人
直接升级成了肝癌病人
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肝病专家施军平教授,从年起,就开始着手对“脂肪肝相关肝癌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这一课题的研究。这主要是施教授受到一例比较独特的肝癌病例的触动——
“我有个随访病人,他一直比较胖,患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二十多年了。65岁的时候,他突然检查出肝上长了个肿块,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肿块是原发性肝癌。一年后他就去世了。这个肝癌病例特殊之处在于,一是他没有乙肝、丙肝,不喝酒,没吃霉变食物,基本没有我们常说到的致癌原因;二是,通常在进展到肝癌前,会先有一个肝硬化的阶段,但这个病人没有,直接就从脂肪性肝炎发展到了肝癌。”
医院(医院)肝病专家包剑锋主任中医师也说,美国曾做过流行病学调查,一个人伴随有肥胖,引起肝癌的风险会增加1.9倍;合并有糖尿病的,这一风险会增加2.3倍。
脂肪肝
可不经肝硬化阶段直接变成肝癌
“进展成肝癌的脂肪肝病人中,大约有40%是没有经过肝硬化阶段的。”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肝病专家施军平教授说。
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步骤,通常是以下顺序——
1.先是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组织中的脂肪增多了。这些脂肪并非在肝脏外面,而是在肝细胞的内外,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脂肪滴或脂肪囊泡,把正常的肝细胞核及细胞器都挤到了一边。
2.肝脏内脂肪不断增加,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发生炎症反应,变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3.肝细胞炎症、坏死,刺激纤维组织增重,导致肝纤维化。
4.肝纤维化逐渐加重,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硬化。有很多没经过肝硬化这一步。
5.发展到第3或第4步时,再加上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导致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抑癌因子失常、致癌因子增加,肝细胞凋亡减少,增生异常,最后导致肝脏肿瘤。
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炎症、脂肪肝纤维化,我们平时统称为“脂肪肝”。
施军平教授说,单纯性脂肪肝会进展成脂肪肝炎症的,有30%左右;单纯性脂肪肝是否会直接进展成肝癌,目前还不清楚。
追踪肝癌第四元凶
黄曲霉素
吃到了霉花生
第一反应是马上漱口?
医院肿瘤内科接诊过一位女性肝癌病人,明确是吃霉变的玉米吃出的癌症。
这位患肝癌的大妈,是台州人,在家务农,大妈爱吃玉米,鲜玉米吃不够,会把玉米串起来,挂在房檐下,想吃了随时拿下来几个烧烧。
挂在室外,天长日久,风吹雨打的,干玉米难免会霉变。特别是江南黄梅季节,很多干玉米往往会长出霉花来。
大妈一辈子节约惯了,舍不得把这些霉变了的玉米扔掉,就洗洗干净,继续烧来吃。这已经是她几十年的习惯。
两三年前,大妈69岁时,感到胃不舒服,医院看胃病。结果做了个胃镜检查,胃倒是好的。她再做了个B超,才发现肝上有个七八厘米大的肿块。
大妈赶紧转到医院就诊。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卫平仔细给她检查后,发现她的肝癌都已发生骨转移了,属于晚期了。
张主任给她做了靶向治疗。生活了两三年后,大妈还是去世了。
“这位大妈没有乙肝、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脂肪肝等其他致肝癌的因素,我觉得她就是长期吃霉变的粮食,导致长期大量黄曲霉素进入体内,引起了肝癌,很可惜。”张主任说。
平时多吃些叶菜
可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
医院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施维群说:“花生煮在一起,只要里面有一颗坏花生,它的黄曲霉毒素就会通过水煮扩散,污染了别的好花生。吃花生的话,还是吃一颗颗烘干的好,好坏分明。”
如果万一不幸吃到一颗坏花生,很多人都是嚼嚼咽下去了。这是不对的,能吐尽量吐出来,再漱口漱干净。
医院张卫平主任告诫说,平时不该省的地方不要省,坚果、谷物类,如果长霉变质了,要坚决扔掉——千万不要吃。绿叶菜中的叶绿素,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平时可多吃些叶菜。
肝病早期会有四大症状
“症状一:指甲白点增多
肝如果出现了问题,分解毒素的能力就会变弱,导致无法释放出身体所需的蛋白质,身体如果缺乏蛋白质,就会反映到皮肤或者指甲上。如果你的手指甲上看起来非常的苍白,摸起来非常的粗糙,还有一些小白点,就说明你的肝脏已经受到了损伤。
“症状二:脸色发黄直至皮肤发黄
有肝病的人,脸色发黄,如果严重的话会上升到全身发黄的状态,因为这是肝郁气滞从而引起的黄疸、乙肝疾病。
“症状三:消化不良
肝功能障碍可引起消化功能异常,致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还会导致腹胀、腹泻,部分患者出现腹部痛疼,常为阵发性的隐痛或胀痛。
“症状四:疲乏无力
肝功能不全时,降钙素灭活减少是钙磷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当磷缺乏过甚时,糖酵解所需的磷也逐渐不足,必然使大脑细胞不能很好地利用葡萄糖。所以会感到疲惫,反应迟钝,常有浑身无力的感觉。
当身体长出“它”时
就证明肝病有肝癌的趋势了!
1、血痣
黑色的痣很常见,长了很多人也不会在意,但如果你发现你身上长了很多血红色的血痣,那就要留心了,医院查查肝脏,血痣通常是肝脏受损的表现。肝脏受到损害就导致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就会出现血痣,通常见于躯干以上部位,尤以面、颈和手部多见。
2、蜘蛛痣
如果你发现你的血痣长出了触角,就更要提高警惕,这种痣在医学上叫蜘蛛痣,蜘蛛痣一般在直径2mm左右,会向中心点延伸出很多的毛细血管,并且有很明显的分支,像是蜘蛛,因此而得名蜘蛛痣,一般常见于有肝炎或者肝硬的病人。蜘蛛痣不痛不痒,平时容易被忽视。
一些人医院化验肝功,结果化验单显示一切正常,于是就安心了,甚至跳出来反驳这也不准啊。要知道肝脏也是很强大的,只要有三分之一就可以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化验肝功如果出现异常了,基本都是出现实质性病变了,就不是我们说的简单的肝早衰或受损这么简单了。
其实,健康人体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属于弱碱性体质。当人体血液pH值越低,身体处于酸性体质,患癌症几率越高,因为肿瘤细胞喜欢“酸性环境“。
延伸·马兜铃酸真是中国肝癌元凶?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肝癌的新闻这段时间在“中药圈”搅起轩然大波。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徐骁主任医师,从医21年,接诊过许许多多肝病患者。他说,“马兜铃酸是否直接与肝癌有关,我目前没有看到有力的证据。即使是引发热议的论文,研究人员也只是说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在亚洲尤其中国台湾被广泛使用,但并没有直接说马兜铃酸就是当地肝癌高发的原因。”
徐教授说,其实,生活中有毒有害甚至致癌物很常见,这也是为什么近年临床上不明原因的肿瘤患者多起来了的原因,含马兜铃酸药材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它和黄曲霉素一样,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I类致癌物。临床上,即使是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其根和根茎部位几乎是没毒的。换句话说,只要注意甄别使用部位,避免全草使用还是安全的。
徐骁教授还说,有一点可以明确,富含马兜铃酸的全草药,正规临床中医师已基本不用,这点大家可以放心。“我们不能因为一篇报道,一个事件,就把中医中药一棍子打死,应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徐教授说,作为一名肝移植专家,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中药不可或缺的调理和辅助作用。如,苦黄提取液能够减轻肝移植过程中,肝脏因缺血再灌注引发的损伤,有助于肝脏在术后尽快恢复功能。
你可能会感兴趣:
百白破疫苗惊现“问题”!
孕妈心脏变成“豆腐”,无奈放弃腹中宝宝,只因为……
爱爱时总想尿尿,是传说中的潮吹吗?
吃蟹黄致癌?大闸蟹都是靠激素养肥的?吃蟹季,这4个部位千万别碰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都市快报记者葛丹娣谢谨忆、环球网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etfbjt/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