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为便血只是痔疮,你就危险了
专家表示,反复便血、大便性状改变是大肠癌的信号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教授
采写/南都记者:曾文琼实习生:魏晓晴
通讯员:陈壮忠、杨铭昊
★身边个案
★病案来源:广州中医院
病案简述:一直以为便血就是痔疮“特性”的小雄怎么都没有想到,困扰自己几年的便血竟然不是痔疮,而是大肠癌!几年光阴里,一边是自己并不上心,一边又是在痔疮、慢性阑尾炎等不规范治疗中兜兜转转。等到确定病情时,却被告知属于肠癌晚期。
专家表示,大肠癌有可怕的潜伏期,平时生活要充分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对于反反复复的大便便血、大便性状改变更是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按时复诊,以防酿成更严重后果。而另外一个值得警醒的信号就是,不要以为这种病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小雄的外公就是死于直肠癌,这说明年仅21岁的小雄已经存在遗传的高危因素,但其家人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
困扰几年的便血竟是大肠癌
那年小雄正读高二,发现身体一向可以的自己开始无缘无故出现排便时间不固定,有时还夹有粘液血便的情况。刚开始是几个月一次,后面慢慢变成一个月几次。小雄以为是学习压力大的缘故,饮食不注意导致,也没在意。而小雄妈妈凭经验以为这是“痔疮湿热”,也没有特别留意。她带着小雄在当地门诊抓了点中药服用。服用后症状很快得到改善。经过一番拼搏,高考后小雄考上了较好的高校,但大便习惯还是没有改善。小雄全身心投入大学丰富多彩的新生活,而便血次数的增多也逐渐成为小雄的一块心病,偶尔还伴有右下腹部隐痛。小雄也曾到一些门诊就诊,医生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服用一些消炎药后症状缓解了很多,小雄没有进一步复诊和治疗。
可在参加去年秋季国家征兵体检时,医生发现小雄右下腹有一个包块,认为不是“痔疮”那么简单,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让小雄一家大为震惊,居然是大肠粘液腺癌,马上需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整整切除了右半结肠,手术还发现肿瘤已经出现盆腔淋巴、大网膜、肠系膜、肝、膈多发转移,病属晚期。术后必须要化疗治疗以进一步巩固疗效,但疗效不容乐观。
留意身体“信号”,大便习惯改变要警惕
林丽珠教授表示,大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以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最为常见。但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正以4.2%的年增长速度螺旋递增,尤其是大城市。“在我国,大约每5分钟就会有1人死于大肠癌。”并且,我国青年患者要比欧美多见,甚至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患此病。
林丽珠教授表示,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健康足够重视,要留意身体的“信号”,出现一些症状更是不能凭经验简单判断,随意了事。“比如一旦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反反复复出现便血,更是要及时检查,按时复诊,以免后果不堪设想。”
“大肠癌最可怕的是有很长的潜伏期,早期一般多无明显症状。”林丽珠教授说,大肠癌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下列临床症状:大便性状改变、便频、便秘、腹泻、腹泻和便秘交替、里急后重等;还会出现腹部包块,一般以右半结肠多见;而且病情严重者常会伴随发热、消瘦、贫血等症状。
林丽珠教授表示,人们在平时生活中对大肠癌早筛通常不够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zxfbjt/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