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肠胃系统扮演着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角色,而守护宝贝的健康需要依赖良好的肠胃作用,关于幼儿的肠胃是如何发展?婴幼儿有哪些常见的肠胃问题,父母在照护幼儿肠胃道方面,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不可不知!幼儿8个肠胃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肠胃疾病几乎是每个小孩都会有的问题,当父母听到孩子说:“肚子痛痛的……”,并且出现哭闹反应等,往往因为小朋友的语言表达不佳,导致爸妈摸不清头绪无法分辨孩子的实际状况,可能因此延误就医时机,招致更严重的疾病后果。其实家长只要有正确的观念,照顾孩子做好平时的肠胃保健,就能预防肠胃病痛上身,替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未来。
幼儿的肠胃道发展
孩子的肠胃道属于渐进式发展,必须等到出生后才会逐渐发育完整,因为新生儿的肠胃系统尚未成熟,如果爸妈给予孩子不适当的食物,就会造成宝宝的肠胃不适,导致吸收和消化不良,容易有腹泻的情况产生,对此爸妈在照顾幼儿的肠胃上,大致可以区分为4个月前以及4个月到3岁的两阶段肠胃道照护。
0~4个月婴儿
在新生儿的肠胃构造上,其实和一般成人的肠胃构造并无太大差异,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肠胃中的消化酵素,是在出生4个月后才会开始逐渐发展,因此对出生4个月大前的宝宝而言,喝母乳是最好吸收和消化的营养来源,当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下,才建议使用配方奶。新生儿常见的肠胃问题为胃食道逆流,例如孩子哭闹时腹部压力增加,会导致产生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医师解释,由于婴幼儿的食道位置大部分在胸腔内,不像成人的食道有部分是在腹部,因此当腹部的压力增加时,幼儿的食道没有受到压力挤压,相对来说就容易喷发出食物。
当宝宝大便频率过度增加,例如纯母奶宝宝一天次数超过7次以上,或是有喝配方奶的宝宝一天超过3次以上,可能代表孩子的肠胃无法充分消化吸收母乳或配方奶。等到肠胃有充分的吸收能力时,母奶宝宝也可能7天才上一次大号。此外,若孩子食量太大,或肠胃蠕动速度过快,也可能使大便次数增加。
4个月~3岁婴幼儿
出生4个月后的婴儿,肠胃系统开始逐渐成熟,并增加消化酵素的分泌,可以分解大分子食物,例如脂肪、蛋白质、醣类等,帮助肠胃吸收营养,约莫到2、3岁时,肠胃功能大致就发育完全。医师提到,此阶段的幼儿肠胃照护,主要是喂食的问题,有些家长让孩子太晚尝试副食品,会导致孩子在吃半固体的食物时,譬如十倍粥、果泥等,出现适应不良的腹泻情况。另外,不少家长疑惑小朋友的排泄物有未消化完的食物,如红萝卜、玉米等,是代表孩子的肠胃出现问题吗?医师解释,可能是因为孩子咀嚼不够,加上肠胃蠕动较快,所以导致食物消化未完全,偶尔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没有关系的,若经常出现这种情形,在现阶段可以再把食物切的更细一点。
幼儿胃酸浓度比成人低,杀菌功能较不佳:胃酸有杀菌的功能,但是因为幼儿的胃酸浓度没有大人来得高,所以杀菌功能较不佳,细菌就容易通过胃部到达肠道造成感染,因此家长要注意食物来源的新鲜及卫生。4个月大的宝宝可开始尝试副食品,等到1岁左右的幼儿就能食用和大人相同的食物,但要注意剪短或切小块一点,避免不慎噎到。医师提醒,随着宝宝的发育,在料理时可以从液体、食物泥、半固体、进展到固体,让宝宝逐渐适应。在咀嚼方面,就算还没长牙齿,宝宝还是会用牙龈来练习咀嚼,千万不要以为还没长牙就没有咀嚼的能力。
常见的肠胃道疾病
刚出生的婴儿因为肠胃道运作尚未成熟,经常会出现一些状况,让父母担忧不已,常见到的肠胃问题有胃食道逆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医师表示,可以用水解蛋白奶粉来改善牛奶蛋白过敏的现象。等到孩子开始吃副食品后,摄取食物的来源相对较为复杂,亲喂母乳几乎不会有细菌感染情况发生,使用配方奶粉则是确保水源干净和保存良好就可避免细菌孳生,因此副食品是较可能有病菌感染的问题,一旦孩子吃到不新鲜的食物或对该食物过敏,可能会有红疹、呕吐、腹泻的现象,因此在孩子的饮食及环境卫生上,需要父母多加留意与照顾。
Check!幼儿的8个肠胃问题
1.腹胀:因为幼儿的腹部肌肉尚未有足够的力气,无法撑住腹部的压力,自然而然容易往外突。医师指出,主要确认胀气会不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造成疼痛等,若是没有上述情况发生,其实并不用特别处理,只须等孩子自然排气、便就可以缓解。医师也提醒,面对两岁以下的孩童,腹部胀气涂抹胀气膏、薄荷精油等等,都是不必要的处理方式,如果是有蚕豆症的小朋友,更要特别谨慎小心,以免引发溶血反应。婴幼儿腹胀不可涂抹药膏!
2.腹泻:当婴幼儿出现腹泻的状况,父母必须注意有无脱水的情况,医师解释,有些病毒性的肠胃炎,抵抗力佳的孩子能自行复原,但是当出现脱水的现象,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就医,家长可以让孩子补充口服电解质液或是打点滴。过去的观念上认为,有腹泻的情形应该停止进食,其实轻微的腹泻还是可以进食,若是不摄取营养反而会延后肠胃道的恢复,除非是因为腹胀影响食欲不振吃不下,或是怀疑有肠穿孔才有必要完全禁食。
3.大便异常:一般来说,婴幼儿最正常的解便次数是一天一次,但是可以视宝宝的状况而有所不同,基本上喝母乳的宝宝,一天解便次数7次以内,或是7天大便一次都算是正常的范围内,父母无须过于担心。医师表示,解便的次数和时间只是做为参考,还是要看孩子的大便有无异状,例如,大便的形状、颜色等等的观察。
4.婴儿肠绞痛: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常会有婴儿肠绞痛,经常在半夜哭闹不休,医师指出,造成腹胀哭闹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诊断上必须先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例如,乳糖不耐症、牛奶蛋白过敏等等,过滤掉可能的病理因素后,才会归咎于肠绞痛。
5.肠套迭:是指肠子的前段套入后段的肠腔内,容易造成被套住的肠子血液不流通,时间拖延过久导致肠子组织坏死,并有血便的情况产生。肠套迭会因为肠胃蠕动而产生疼痛,发作时是间歇性的剧烈疼痛,大约每一、二十分钟就会发作一次,因为肠子的阻塞,孩子会有呕吐的现象,家长若能及早发现孩子异常,并接受就医治疗,就能避免肠子卡住太久而坏死。
6.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先天性和病理性黄疸,婴儿如果有先天性黄疸,尚未到照光的程度,皆属轻微的病症,爸妈无须过于担心。另外,病理性黄疸引发原因,可能是宝宝的泌尿道感染,或是与母体的血型不合而产生溶血现象等引起,医师说明,宝宝如果食欲不振造成排便量过少,也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排除不完全,再吸收回体内,血液中的胆红素过高就会引发黄疸。
7.溢、吐奶:幼儿有溢奶、吐奶的情况,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或是幽门狭窄所导致,医师表示,最简单的方式看孩子的体重有没有增加,如果体重都有增重,就几乎可判断是胃食道逆流,或是喂食分量过多而造成溢、吐奶。至于幽门狭窄,发作时间大概在孩子出生3个礼拜后,产生的原因至今仍不明,征兆是幼儿有喷射状呕吐状况,因为进食不良,体重很难增加,严重的可以进行开刀治疗。
8.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疝气不一定会造成孩子生理上的疼痛,因而不容易被发觉,但若是肠子卡住造成血液循环不好时,就会开始出现疼痛,其特征是在腹股沟之处出现鼓胀状,由于腹股沟胀气并不会自行痊愈,医师建议,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腹股沟疝气时,应该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才能根治,避免引发后续更严重的病症,此外,通常是早产儿比较容易患有腹股沟疝气。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课程相关内容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yxfbjt/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