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所谓炎症性肠病,英文缩写IBD,顾名思义,特指引起肠道整体或部分出现炎症反应(如肠粘膜发红、水肿等)的一类疾病,包括两种具体的疾病,即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节或UC),和克罗恩病(也叫克隆氏病,简称CD)。与肠道感染不同,炎症性肠病不是由某种病原体导致的,它的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所造成的肠道炎症通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且不时地反复发作。
2.出现什么情况可能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在15-30岁是发病高峰,如果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腹部绞痛、慢性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症状,尤其是用一般的止泻、抗感染(俗称消炎药)治疗效果不好时,要考虑炎症性肠病的可能。当然,中老年人也会发生炎症性肠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也不应忽视炎症性肠病的可能。
同为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表现不尽相同,大便混有粘液和脓血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比较突出,在克罗恩病中少见,而腹泻伴有腹痛(尤其是右下腹痛)在克罗恩病比较突出,但并不是绝对的。无论是哪一种炎症性肠病,多数患者的共同特点是症状迁延不愈,时好时坏,可能还同时有发热、乏力、面色苍白、关节疼痛等。由此也可以看到,仅凭症状而不进行相关的检查,是无法确诊炎症性肠病的。
3.炎症性肠病少见吗?
炎症性肠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的确不如欧美国家高,而医学对它的了解在早些年也是比较欠缺的,所以人们可能很少听说过这个病,但并不代表它真的罕见。在我国,关于炎症性肠病的患病情况还没有准确的数字,据估计已有约15万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约1.8万的克罗恩病患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医生认识的提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
4.哪些人容易得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确切的病因还不清楚,目前,学者们找到了一些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首先是年龄,30岁以下的人最容易患炎症性肠病,但也有一些患者直到50-60岁才发病。其次是种族,欧美人的患病率要远远高于亚洲人,在全亚洲来看,中国人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高于泰国,而低于澳大利亚。基因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样体现在它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亲属中有炎症性肠病患者,那么同样患病的风险会提高。此外,富裕地区、城市、白领阶层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相对贫穷、偏远地区和体力劳动者更高,西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提高发病风险。吸烟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也有一些关系,非吸烟者更易患溃疡性结肠炎,而吸烟者更易患克罗恩病,并且,吸烟对克罗恩病的病情有非常明显的危害。
来源:北大人民炎症性肠病之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yxfbjt/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