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腹痛案
沈某某,男,43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30余天。
患者于三月前曾发“右上腹绞痛”一次,当时在医院急诊住院,经B超,CT等检查,诊断为:“肝肾囊肿,胆囊扭转。”旋即做外科胆囊拨正手术,疼痛缓解。
但术后不久,几年来一直右上腹隐痛,近月来突发右上腹绞痛。医院B超等检查,再次考虑“胆囊扭转”可能,劝其手术探查,以拨正胆囊,而病人未允,则用抗炎、镇痛处理,病痛如故。经人介绍,特请先生李家庚教授诊治。
右上腹绞痛,以手支撑右上腹部,冀图缓解,面色青紫,脘腹胀气,纳谷不馨,嗳气频作,恶心厌油,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如羊矢,2~3天一次,腰部胀痛,小便黄而有灼热感,双下肢酸胀发软,有时怕怜,舌质红苔薄黄干,脉弦数。
先生直断为阳明腑实,浊气壅滞,气血瘀阻,胃失和降,治拟泻热通腑,行气活血,疏肝利胆,佐以和胃降逆之法。
处方:生大黄,软柴胡,炒枳实,赤白芍各,炒黄芩,元胡索,炒金铃子,湘花粉,火麻仁,代赫石,旋复花,白花蛇舌草。5剂。
大便通利,腹痛减半,纳食增进,已无腹胀,但时有嗳气,舌质红苔薄黄干,脉弦略数。踏实得通,邪气衰退,但肝胆气郁,血行不畅,再治从疏肝利胆、行气活血为主,兼以和胃降逆,润肠通便,以防积滞复起。
处方:元胡索,炒金铃子,炒竹茹,炒枳实,橘皮络各.香橼皮,生麦芽,大丹参,柏子仁,火麻仁,芦根,白茅根。郁金。6剂。
腹痛消失,大便通畅,食欲旺盛,精神亦振,原青紫之面色渐转红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仍宗上法加油当归。续服30余剂。
后作B超复查,不见“胆囊扭转”,原有之肝肾囊肿与前几次B超检查相比,已明显缩小,追访1年,腹痛未见复发。
■
按
胆囊扭转乃罕见之急性胆道疾病,国内此病报道甚少,而且往往须在手术时方能确诊并制止其疼痛。
本案罹患肝、肾囊肿,继发胆囊扭转,右上腹绞痛,面色青紫,大便干结,状如羊矢,嗳气呃逆,恶心厌油,小便灼热,寒冷发抖,乃邪郁肝胆,腑实积滞,气血瘀阻,正邪交争使然。故大胆重用大黄苦寒攻下;辅以黄芩、蛇舌草清解热毒;柴胡、枳实、川楝子、元胡索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赤芍、白芍柔肝缓急,活血通络;旋复化、代赭石行气和胃,降逆止呃。
用湘花者,旨在益胃生津,防止燥热伤阴。药后肠腑得通,气机运转,大气周流,腹痛即止。则迅变攻下为润下,酌参以疏肝理气、和胃健牌之剂,俾邪去而不伤正,正复而不留邪矣。
■
李家庚教授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学科带头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经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武汉医师分会理事,现任六源堂首席专家。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泻痢、肝硬化腹水、胃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哮喘、久咳、肺癌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其他疑难杂症:顽固性头痛、甲亢、失眠、记忆减退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yxfbjt/3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