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右下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孩子肚子痛问题清单,帮你解决99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18-8-24

白熊医生在诊室经常看到宝妈带着孩子来看“肚子痛”,孩子年纪小不会形容哪里不舒服,具体怎样不舒服,婴儿只会哭闹,宝妈也一脸懵。

就腹痛而言,可能性太多了,病因复杂病情也可能一直变化,一般需要医生综合判断才能确诊。通过检查也查不到具体病因的情况也很多,有些腹痛症状过一段时间也会消失。

那究竟孩子肚子痛通常都有哪些原因呢?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看医生时,提供什么信息更容易帮助医生做诊断呢?白熊医生今天跟大家详细分享一下。

1

腹痛不一定“有病”

孩子肚子痛,可以分为器质性腹痛和功能性腹痛。

1

器质性腹痛的特点

由生理性或是结构性的改变引起的腹痛

可由食物过敏,肠道感染,消化道溃疡等等引起

持续性地痛,4小时以上

长期不能自行缓解甚至加重

通常有固定的痛处

孩子看起来很痛苦

2

功能性腹痛的特点

排除了内外科器质性病变,孩子还觉得“肚子痛”,不能找到器质上的原因

观察腹部没什么明显的体征

间歇性地痛,偶尔发作

持续通常小于1小时,可以自行缓解

分散注意力后可以缓解

其实在健康与疾病两种状态之外,还有“第三态”,身体觉得不适,但用医学方法又查不出病来。孩子的腹痛有时也属于这种“第三态”,如果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娱乐、运动,对生长发育也无影响,检查也无法确诊,就不算作“有病”。这时过分担心地带孩子到处多次检查(又无法确诊),反而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更难缓解。

2

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

如果孩子腹痛持续2小时以上还很痛苦,有特定的疼痛部位,有严重呕吐、多次腹泻、睡觉痛醒、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情况,医院做检查。

而大多数孩子说肚子痛,很可能只是功能性腹痛,暂时在家观察即可。研究认为功能性腹痛,与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的改变有关,也有学者发现和心理因素有关。

比如孩子知道要上幼儿园、临近考试、比赛等就喊肚子痛,医院检查又没事,不要马上呵斥他们说谎,很可能是因为受到压力而感觉腹痛。

3

引起腹痛的原因

可以引起腹痛的原因实在太多太复杂了,下面整理比较常见的几类:

1

胀气

痛感:1~2级(为了更形象表示痛感,白熊医生从弱到强分1-5级)

主要表现:

多见于婴儿,突然大哭,腹部膨胀,双手紧握,两腿间及腹部蜷曲。

应对:

常在排气后可得到缓解。平时宝妈喂奶注意姿势正确,喂完奶后抱起拍背。帮宝宝按摩肚脐周边,有助于宝宝的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参考“婴儿排气操”)。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调节胃肠道的药物,可帮助宝宝消化。

2

肠痉挛(肠绞痛)

痛感:4~5级

主要表现:

多见于1~3月宝宝,与婴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有关,疼痛一般在下午和傍晚加重,不规则、阵发性大哭,难以安抚,伴有踢腿、频繁排气等症状。疼痛剧烈时曲腿出汗、面色苍白、拒压腹部。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疼痛停止后转为安静入睡,婴儿一般情况好。

其病因可能与更换食物或添加食物、饮食过量、进食糖类过多、肠内积气、过敏因素有关,感冒常为诱发因素。

应对:

婴儿生理性肠绞痛一般在四个月后慢慢消失。宝妈可以让宝宝俯卧着安抚,轻轻按摩腹部做婴儿排气操让他放屁后可以缓解,也可以贴一些脐贴,有一定作用。

3

急性阑尾炎

痛感:3~4级

主要表现:

腹痛多数以右下腹为主,但有的小儿也只是表现为脐周痛或者上腹痛。持续一段时间时,会伴有反跳痛、呕吐及发烧,体温可升高达39℃左右。难忍疼痛,孩子会蜷曲着右腿卧床或弯着腰走路。

应对:

外科医生通过查体、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检查可作出诊断,最好尽快手术治疗。

4

急性肠套叠

痛感:4~5级

主要表现:

见于2岁内的宝宝,4至10个月内宝宝最多见。突发性呕吐,阵发性哭闹(因为这种腹痛是阵发的)、哭吵持续约10-15分钟,间隔15分钟至1、2个小时,同时右上腹或腹部正中触摸到腊肠样的肿块,排暗红色或者果酱色大便。

应对:

肠套叠发生48小时之内,进行空气灌肠解决,如耽误会出现肠梗阻、肠出血甚至肠坏死。医院,必须照X光、B超等检查及时明确诊断。

5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痛感:1~2级

主要表现:

为先发热,后腹痛。疼痛可发生在腹部任何部位,以脐周最多见,不会出现反跳痛。多为隐痛及痉挛性疼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会感觉好些。多见于7岁以下孩子,多由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胃肠道炎症引起。

应对:

超声检查可予以诊断。治疗上以抗炎、对症为主。

6

急性肠炎

痛感:1~2级

主要表现:

主要是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细菌感染。常起病急,有发烧、腹泻、呕吐的症状,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腹胀不明显。

应对:

及时治疗,患儿必须隔离,餐具玩具消毒。

7

消化性溃疡

痛感:3~4级

主要表现:

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明显,有时晚上也痛,压上腹部疼痛明显,孩子可能消瘦、体重下降。不同年龄症状差异较大,多发于学龄期儿童。

应对:建议尽早做胃镜检查。

8

慢性胃炎

痛感:1~3级

主要表现:

反复阵发性腹痛,以脐上及上腹部痛为主,常同时伴有上腹部压痛,不爱吃饭,逐渐消瘦,还会出现呕吐、泛酸等。

应对:

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垃圾食品,规律进食。及早做胃镜检查诊断。

9

消化道病毒或细菌感染

痛感:1~2级

主要表现:

一般发生在婴儿时期,如果是普通的病毒引发的,会出现短期的腹痛、腹泻和呕吐症状;如果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可能会出现慢性胃炎样的长期反复的上腹痛或脐周痛,且腹痛范围不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是由家里的大人传染的。

应对:治疗上以抗病毒、抗炎为主。

10

食物过敏

痛感:1~2级

主要表现:

食物过敏的表现包括消化道过敏,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吐过多的唾液、黏液状腹泻、便秘、肠道出血、口咽部搔痒及皮疹等。

应对:

回避过敏食物,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但也有少数重度食物过敏宝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

11

便秘

痛感:1~2级

主要表现:

摸摸宝宝肚子,在左下腹可能摸到硬硬的条索状物体,有胀气。大便又干又硬,排便困难,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

应对:

多与与宝宝生活的规律有关,平时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关于便秘解决办法,白熊医生写过相关科普文章《便便专题二|宝宝边拉边哭,那些年宝妈关于便秘误区的最全解析》。

12

尿路感染

痛感:1~2级

主要表现:

腹部和膀胱区出现疼痛,在小便时有尿路疼痛和灼烧感,有可能尿频或者尿床。

应对:

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易消化饮食为主,到医院确诊,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嵌顿疝:

痛感:3~4级

主要表现:

往往发生在原有疝气的孩子身上,在腹股沟处摸到异物,伴有腹痛、呕吐的症状。

应对:医院治疗,做手术。

4

肚子痛看医生,应该怎么说?

如果宝妈宝爸带孩子去看医生时能够提供详细有效的病情信息,将会大大提供医生诊断的效率。可以事先准备好这些信息:

什么时候开始腹痛?

持续多长时间?

腹痛频率如何?有没有规律?

疼痛的部位在哪里?

疼痛到哪种程度?

腹痛时孩子的表情和动作如何?

是否影响到日常生活?

除了腹痛,有没有伴随其他症状?

孩子大小便有没有异常?

孩子体重是否正常?有没有减轻?

在家用过什么治疗方法?

孩子平时饮食生活习惯如何?

最近有没有可能造成孩子压力的事情发生?

有没有相关的家族病史?

这些详细的病史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疼痛的原因。通过哪种方式检查确诊,由医生来判断确定。引起腹痛的因素实在太多。如果孩子只是提了一下,一会儿玩个手机,就把肚子痛抛诸脑后,宝妈宝爸就不必太担心了(这种情况还蛮多的)。

非常儿康愿天下宝宝都非常健康!

更多宝妈在看的热文(点击阅读)↓↓↓

1、孩子也有“假期综合征”,白熊医生4招教你轻松应对

2、纠结怎么处理压岁钱,不如从小教孩子这些习惯!

3、加辅食踩准点,宝宝可以及时开荤了!(第一课)

-END-

图片源自网络,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白熊医生多点执业,长按下面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说明书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yxfbjt/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