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7月20日,55岁的刘娜女士因后背疼痛,特别是心前区和后背的间断性隐痛,且疼痛感在近日加重,医院寻求治疗。这种疼痛伴随着一种燥热的感觉,尽管她之前并未对此进行过详细的诊断和治疗,但既往的体检显示她的胆固醇水平偏高。
在医院,医生对她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她的舌质偏红稍暗,舌苔薄黄,脉象沉弦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基于这些发现,西医诊断为心绞痛伴随心动过缓和高胆固醇,而中医则诊断为胸痹,认为是由瘀血阻络和阴虚化热引起的。
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活血通络和滋阴清热。因此,医生为刘娜开出了一个包含多种药材的方子,如鸡血藤、羌活、天麻、葛根、地龙、海风藤、川芎、独活、络石藤、威灵仙、红花、柴胡、豨莶草、炙甘草、赤芍、山药、牡丹皮、山茱萸、茯苓和泽泻。这些药材以水煎服的方式,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共7剂。
到了8月3日,刘娜复诊时表示用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在停药几天后病情复发,并伴有手部麻木的新症状。医生决定让她继续使用原方,再服7剂。
一周后,也就是8月10日,刘娜的后背疼痛有了明显改善,手麻症状也有所减轻。医生调整了药方,去掉了威灵仙和地龙,加入了黄芪和桑枝,并配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以进一步降低胆固醇水平。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引用了古代医书《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的观点,强调经络的凝涩和不通是导致疼痛的原因。通过使用天麻、葛根、鸡血藤等药材祛风通络止痛,以及赤芍、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配合清热凉血的牡丹皮和滋补阴液的山药、山茱萸,刘娜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考虑到她的胆固醇增高,泽泻的加入旨在发挥其抗脂肪肝的作用。黄芪和桑枝的加入,旨在益气扶正和通利关节,进一步促进身体恢复。
通过这次治疗,刘娜不仅缓解了身体上的不适,也对中医的诊疗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信任。她的经历再次证明了传统医学在现代医疗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