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秋树编辑:龙方媛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时,你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小婚家
直到父母先后病倒,王天月才知道为了帮自己圆梦,他们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21岁的她曾经不食人间烟火,但一夜之间却不得不扛起生活这副沉重的担子,她手绘的“爸爸抗癌日记”是对梦想的坚持,也是走进生活的开始。
01深夜痛哭:我要担起这个家
沈阳女孩王天月生于年,在21岁这一年,生活过早地呈现了它的艰难。
年10月,王天月的妈妈被检查出子宫内膜癌。好在手术后病情平稳,只要静养就能渐渐恢复。
然而,余惊未了,转过年的3月,王天月的爸爸王飞右下腹和后背疼痛难忍,被确诊胆管癌伴多发转移。
爸爸的手术正值王天月考鲁迅美术学院的前一天,考完试后她才知道这个消息。
推开中国医科大学肿瘤二科的病房,看到脸色苍白的爸爸,王天月才不得不承认:这是真的,顶天立地的爸爸也会生病。
来不及悲伤,她开始和妈妈轮流对爸爸进行全天二十四小时的陪护。妈妈在家附近的超市找了一份工作,为了替换天月,她选择了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的班。
第一天夜里,王天月睡在地铺上。黑暗中,她睡意全无,泪水打湿了薄薄的被褥。是的,她无比自责。她认为,爸爸妈妈是被自己的梦想累倒的。
爸爸一直是天月的偶像。他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专业,一直在民办学校里教人画画。在耳濡目染中,天月从五岁开始就拿起画笔,一画就是十六年。
考入鲁美油画专业,做爸爸的校友是她的唯一的梦想。可是,接连两年,她都落榜了。
事实上,前两次高考,以她的分数是够上鲁迅美术学院国画和美术史动画等专业的,可是,王飞太了解女儿的心气与热爱,他不顾妻子及亲戚们的强烈反对,坚决支持女儿选择热爱的油画。
谁都知道学美术是无比烧钱的专业,可是,王飞从来都对天月说:“钱的事情是爸妈的事,你只负责学习。”
包括妈妈生病期间,天月请求爸爸:“我不复读了,考个师范专业,早点工作,减轻你和妈妈的负担。”
爸爸严辞拒绝了:“现在还不是由你来负担生活的时候。油画是你的梦想,不要在小小的年纪里,就把才华耗费在现实里。人生那么长,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爸爸的爱温柔而坚定。他在女儿接连两次落榜时,就一句话:明年再战。
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在女儿的梦想里,透支了他们的健康。一想到这里,王天月就无法原谅自己。
那黑夜里痛哭的一夜,她在心里发誓:我要担起这个家,像个大人那样。
02病房当画室,爸爸是我的超模
从那天开始,天月对爸爸形影不离。每一个检查指标出来,她都紧张到发抖,是那种听高考成绩一样的紧张。
然而,坏消息不会因为你的紧张而迟到。第一次手术三个月后,王飞的胆管癌再次复发,不得不接受二次手术。也就此时,天月考鲁美再次名落孙山。
这一次,她在内心彻底放弃了。可是,爸爸却对她说:“如果你放弃,那么我也放弃。”
那天,爸爸的一句话令天月彻底泪崩,他说:“一个爸爸最大的痛苦不是他生病了,可能命不久矣,而是他活着,亲眼看着他的孩子,因为他的病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梦想的生命,还值得活吗?”
油画,是天月的梦想。天月,是爸爸的梦想。直到此刻,天月才知道,爸爸到底有自己有多深,远远高于他的生命。
那天,天月答应爸爸她会继续进攻鲁美,而爸爸则听从她的安排,入院接受手术。这次手术让王飞的身体变得无比虚弱,片刻离不了人。
直到此时,天月才知道爸爸所在的民办美术学校因经营不佳,已经拖欠了两年的工资,家里已经负债累累。
即便如此,爸爸还是在讨要工资无果后,让妻子和天月不要再打电话,他说:“破产了,日子一定不好过,就不要再逼他了。”
两年没发工资,王飞依然坚持去上课,他说不能把学生扔在半道上。这样的爸爸令天月又爱又心疼。
生活真实的面目在天月面前缓缓打开,她终于知道爸爸为什么如此执着地支持她去实现梦想。他不想让她像他一样,过早地向生活妥协,活得如此坎坷泥泞。
医院一次又一次的催费,天月在病友的建议下,瞒着爸爸在网上发起了“轻松筹。”
熟悉的亲友、爸爸教过的学生以及一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纷纷解囊,好多学生还来探望王飞。
那些日子,虽然身体上很疼痛,但王飞的精神却无比振作。
筹来的两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天月如释重负。
这时,爸爸意识到专业考生封闭集训的日子到了,天月该去做专业考试之前的准备了。
可是,这一次,天月无比坚持,爸爸离不开人,家里根本拿不出余钱让自己集训。
从前,画画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而现在,父亲对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她人生的次序变化了。天月以前所未有的坚决对他说:“梦想什么时候都可以实现,但爸爸只有一个。”
王飞没有犟过女儿,但辛酸与欣慰交织的滋味始终折磨着他。终于,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爸爸给你当模特兼指导老师,你就当这是封闭集训吧。”
这个提议令父女二人着实欢喜起来。此后每一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个素描本成了天月最简单的绘画工具,病床上的父亲就是她的模特。
第一次画爸爸,也是王天月第一次如此凝望他:微黄的皮肤、松驰的下巴、半白的头发……她看不下去了,泪水滴哒在画本上。
很久以来,天月一直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而爸爸在她脑海里一直是意气风发中略带点帅酷的样子。可是,时间都去哪儿了?岁月为何不能对爸爸温柔一点?
天月跑到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可眼泪却像一场骤雨,根本收不回来。她跑到无人的楼梯间,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顿,然后,回到病房,继续凝望爸爸。
原来,爸爸的目光是这样的,有疼爱、悲伤、希望……这些在文学作品里才看得到的“矫情”的描写,却原来确有其事。
此后每天,除了照顾爸爸的饮食起居,帮他做按摩,其余的时间,天月都在画画:睡着的爸爸、跟病友谈知风生的爸爸、心疼妈妈早出晚归的爸爸、虚弱地睡着了却依然眉头深锁的爸爸……
有了画笔,医院的日子就变得没那么煎熬与漫长。父女俩常常就某一细节处的线条和明暗进行探讨、争论,擦去重来,直到彼此都满意。
一幅作品完成后,两人谁都不说话,就静静地看着它。这一天过得好有收获,医院,而是在野外或是在一个人的画室。
爸爸说:“这就是我支持你一定要学自己热爱的专业的原因。热爱可以解释一切,可以稀释所有的苦难。”
病房就这样成为了父女俩的画室。艺术有什么用?医院里找到了答案:它不能解决苦难,却可以改变你面对苦难的态度与心灵处境。
慢慢地,同房的病友开始找天月画画。那个86岁的爷爷纹丝不动地坐了两个小时,为天月做模特。
儿子提醒他吃药,他立刻阻止:“嘘,别说话,创作呢!”老人严肃认真的样子把同房病友逗得哈哈大笑。
画像画好后,老爷爷爱不释手,叮嘱儿子:“等我走了,就拿这个当遗像。”
隔壁病房住着一个8岁的小男孩慢慢地成了天月的小跟班,管她叫“大咖。”后来,天月画画时,他也坐在旁边学,还不时懂事地给天月爸爸递个水杯、水果,以不打扰“大咖”创作。
艺术让沉疴的病房有了欢声笑语,就连那吊瓶与白色床单经由画笔也变成了诗意的一部分。而在与父亲24小时的对视里,天月觉得自己真正成大了。
03我和爸爸共同创作的散文诗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月把这些爸爸的素描整理成视频,发在了自己的微博里,取名《爸爸的抗癌日记》。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微博会在一日之内,涨了两千多个粉丝。
一个又一个热心的网友私信天月,询问爸爸的病情,希望加她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