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一起坚持的第天。
昨日题目解析男,68岁,因心肌梗塞住内科治疗。早餐后突感脐周和上腹部绞痛,当时病人脸色苍白,大汗淋漓,1小时后疼痛减轻,右下腹有压痛,不久出现全腹膨隆,肠鸣音消失,明显休克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盲肠憩室炎
C.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D.急性阑尾炎并穿孔
C
(P)“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栓子多来自心脏,如心肌梗死后的壁栓,心瓣膜病、心房纤颤、心内膜炎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一般发病急骤,早期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的腹部绞痛,难以用一般药物所缓解,可以是全腹性或局限性。恶心呕吐频繁,呕吐物多为血性。部分病人有腹泻,并排出暗红色血便。腹部平坦、柔软,可有轻度压痛,肠鸣音活跃或正常。其特点是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C对)。
男,68岁患者有心梗病史,突感腹部绞痛,脸色苍白,大汗淋漓,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腹胀加重,全腹膨隆,肠鸣音消失,明显休克体征,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C对)。急性胆囊炎(A错)多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且腹膜刺激征一般也位于右上腹。急性盲肠憩室炎(B错)当憩室较大,尤其是开口较窄,食物进入腔内而不易被排出,甚至有异物或肠石存留则可引起炎症,病人感有腹部定点疼痛,偶有腹泻发生。急性阑尾炎并穿孔(D错)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且由于大网膜的包裹,腹膜炎难以波及全腹,部分病人可有恶心呕吐等轻度的胃肠道症状及程度不等的中毒症状。
患者,74岁,慢性咳嗽20年,口唇紫绀,面部潮红,颈静脉怒张,心率次/分,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治疗应给予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呼气末正压辅助通气
C.30-40%浓度吸氧
D.高压氧治疗
A
(P)“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在口唇、指甲等处出现发绀”(P)“慢性呼吸衰竭多由支气管-肺疾病引起,如慢阻肺、严重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尘埃沉着症等”(P)“CO2潴留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充血、温暖多汗、血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多数患者心率增快”(P)“慢阻肺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伴有CO2潴留,氧疗时需注意保持低浓度吸氧,防止氧含量过高”(A对)。
74岁患者,慢性咳嗽20年(支气管肺疾病病史),口唇紫绀(紫绀是呼吸衰竭致缺氧的典型表现),面部潮红(呼吸衰竭伴CO2潴留者外周体表静脉充盈,可有面部潮红),颈静脉怒张,心率次/分(呼吸衰竭患者多数有心率增快),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慢阻肺患者可闻及双肺干湿啰音)。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考虑诊断为慢阻肺导致慢性呼吸衰竭,有伴CO2潴留的临床表现,因此为Ⅱ型呼吸衰竭,治疗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A对)。高碳酸血症患者呼吸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呼吸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若吸入高浓度氧,血氧迅速上升,解除了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会抑制患者呼吸,严重时陷入CO2麻醉状态,排除30-40%浓度吸氧(C错)。呼气末正压辅助通气(B错)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压氧治疗(D错)适用于气性坏疽、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急性呼吸衰竭等。
今日题目男性67岁,吸烟40年,20余年来反复发作,咳嗽、胸闷、气短、心悸,下肢浮肿,口唇发绀,心电图检查示:肺型P波。
体格检查最有意义的发现是:
A.剑突下能触及心脏收缩期搏动
B.双肺呼吸音减弱
C.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D.心率快、心音遥远
关于本病的预防下列哪项不合适
A.防治感冒
B.控制呼吸道感染
C.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耐寒能力
D.长期服用利尿剂
答题区
新浪微博:医学教育徐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