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男性左腹绞痛 >> 正文 >> 正文

北大肿瘤外科专家罗成华结肠癌的误诊原因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18-4-7

根据文献报道,结肠癌的平均误诊率为41.5%,其中青年人结肠癌的误诊率达72.8%。结肠癌在出现症状后1个月内确诊者仅有8.8%~10%,3个月内确诊者占25%,6个月内确诊才占64.3%。值得指出的是,结肠癌的延误诊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

误诊原因分析

结肠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

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与很多良性胃肠道疾病的症状相类似,病人不予重视。还有人初病症状轻,对作肠道检查有一定顾虑。常拖至症状明显时才就诊,而便血、粘液便出现之后,疾病已不在早期。

1、因大便性质改变可误诊为消化道常见疾病如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医生一旦听到病人诉大便次数增多,有粘液甚至脓血便,往往不经检查就嘱病人检验大便,未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检查就将病人转到传染科或传染病院治疗。病人会有短期好转,往往不等治愈出院,一旦又出现肠道情况,医生就按未治愈痢疾处理。

2、因贫血突出表现时常误诊为缺铁性贫血,此类误诊在老年结肠癌病人中常见。贫血是老年结肠癌病人的常见症状,而老年人因体弱多病,往往不愿做钡餐或结肠镜检查,或做时因配合不好而易失败,如不积极检查甚至复查肠道,极易误诊。

3、因有黑便、上腹部症状易误诊为上消化道疾病。有些病人原有上腹部不适病史,并有已确诊的胃炎等上消化系统疾病,当出现腹部不适、便血时未仔细检查,满足于原来的诊断而误诊。

结肠癌与某些良性疾病同时存在

结肠癌因与某些良性胃肠道疾病症状相似而误诊,特别是合并有急腹症时,病人急性表现最突出,经验不足的医生常会满足于已发现的良性疾病,而将结肠癌漏诊。

1、老年人结肠癌以肠梗阻表现为常见,当老年人突然发生肠梗阻时,首先应考虑结肠癌可能。在梗阻症状出现前都会有慢性腹痛和不同程度的腹胀,只是这些早期症状不容易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肠梗阻误诊原因有:

①对有慢性腹痛、腹胀病人未作全面检查,仅以肠蛔虫症、消化不良处理,而延误了结肠癌的诊断。

②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不进一步分析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尤其是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放松了对结肠癌的警惕。

③对有手术史的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应考虑是否因结肠癌的致,尤以45~50岁左右中年人更是如此。

2、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患的报道很多。可能为:

①结肠癌引起肠腔梗阻,肠内容物易于滞积,盲肠腔内压力增高,致阑尾引流不畅或落入粪石等异物,阑尾腔梗阻,继发阑尾炎。

②结肠肿瘤生长引起阑尾淋巴或血流受限,导致阑尾炎。

③结肠肿瘤浸润或穿透浆膜,组织坏死或肠道细菌侵入引起炎症或脓肿,误诊阑尾炎。

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疾患,多有以下原因:

①临床医生满足于诊断为阑尾炎,忽视了结肠癌的诊断。或满足于阑尾脓肿的诊断,尤其经抗炎后发热及肿块有减退时,更坚信自己的诊断,对结肠癌与急性阑尾炎并存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根本没有考虑到,而阑尾炎手术常由年轻医生操作,术中见到水肿或炎症轻微的阑尾炎就感到满足,反误认为手术顺利。

②结肠癌发展缓慢常有右下腹隐痛,并可触及一包块,出现血色素低、白细胞升高。如果不详问病史,就很容易误诊为阑尾脓肿,而将结肠癌漏诊。

③阑尾切除术后结肠癌引发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常易被误认为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

3、结肠癌并发穿孔的发生率为0.6%~5.9%,因临床差异较大,症状体征复杂,容易误诊。主要原因有:

①病人年老体弱,病情重,机体反应差。

②询问病史不详,对病史不重视。

③X线检查不典型,腹部平片示意明显的膈下游离气体,伴剧烈腹痛及弥漫性腹膜炎,容易诊断为胃十二指肠穿孔。

4、胆囊炎胆石症与结肠癌的关系尚不明确,已知的有:①胆囊炎、胆石症反复发作后胆囊失去了储存、浓缩及定期排泄胆汁的功能,导至胆汁长期、漫性刺激结肠及胆汁酸代谢紊乱,引起结肠癌。②肿瘤位于胆囊附近时,压迫胆囊颈,胆汁瘀积,诱发胆囊疾患。

误诊原因有:①当发现胆囊炎胆石症后,满足于疾病的一元论诊断,忽视了仔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检。②手术医生乐于一脏器切除术,不愿行腹腔内脏器探查。

5、炎症和肿瘤并存可误诊为炎症,在类似炎症的肠段中,应注意寻找恶性肿瘤征象,并要考虑到良、恶性病变并存的可能。

因肿瘤在回盲部而误诊

回盲部肿瘤常在右下腹部出现疼痛,有时在疼痛时可扪及包块,如果并发感染,可出现发热,酷似阑尾炎,故在临床上有4.82%~25.0%误诊为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报告,而在术中误诊者亦不少见。

回盲部肿瘤初起多长于外侧,或肠癌坏死、穿孔,或侵犯浆膜周围组织,均与阑尾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引起的脓肿或粘连难鉴别。

初诊医生如果对疾病发展的因果关系认识不足,术中没有细致探查,术者过于自信,则易于误诊。

一般手术医生仅满足于某些主诉和体征,当术中看到阑尾有病变时,常以此为满足,很自信地切除阑尾结束手术,根本没有去探查其周围情况,亦没有想到阑尾炎与结肠肿瘤同时存在的可能和回盲部肿瘤可诱发阑尾炎,因回盲部肿瘤位于阑尾基部附近时,可引起阑尾引流不畅,若继发感染,可致阑尾炎。

阑尾炎可能是结肠肿瘤的早期症状之一,所以右下腹部疼痛、固定的压痛,固然是阑尾炎的一个主要症状,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阑尾炎,也有可能阑尾炎与其他疾病并存。这种情况尤以回盲部癌更为多见。

对多原发癌认识人不足而漏诊

其误诊原因为:

①对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认识不足,满足于单个癌灶的发现,未做全结肠检查。

②腺瘤癌变为多原发癌的重要组在部分,这类病变常较小,钡灌肠不易发现。

③晚期癌肿引起肠腔狭窄,肠镜通过困难,可能漏掉狭窄近侧癌灶。

④腺瘤癌变早期,活检未能取到癌变部位,易获假阴性结果。

⑤少数因出血、穿孔急诊手术,未能做进一步检查。医师满足于已发现肿瘤而忽视有同时存在另处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导致多原发癌的漏诊。

因特殊的临床表现而误诊

许多病人以发热伴消瘦贫血等非胃肠症状就诊,这与结肠癌有不同生物学行为有关,其复杂而特殊的临床表现易造成医生判断上错误而误诊。

文献报道1例病人面部、颈、前胸四肢皮肤散在性紫红色斑疹,肌肉压痛,误诊皮肌炎,治疗2个月无效,后做乙状结肠镜诊断为结肠癌,肿瘤切除后2个月皮肌炎消失。

因某些检查的假象误诊

如肿瘤部位较低,钡灌肠不易发现,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虽发现有可疑病灶,但活检部位及深度不当,或取材过少,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临床上也未进一步追究,便轻易地否定了原来正确的拟诊,也是造成结肠癌误诊的原因之一。多数结肠癌有典型的X线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少数表现不典型者易误诊。

专家介绍

罗成华

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大外科主任

罗成华,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部副主任及腹膜后肿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普通外科学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生导师,知名肿瘤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专家。

每年收治疑难、复杂腹膜后肿瘤及盆腔肿瘤病人达例以上。曾在CLEVELANDCLINICFLORIDA肛肠外科进修1年余,擅长盆底重建及功能肛肠外科疾病处理。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著7篇。举办中国腹膜后肿瘤论坛、中国肛肠创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获全军医疗成果奖1项,国家专利4项。

已出版《腹膜后肿瘤》(人民卫生出版社)、《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结直肠肿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便秘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痔治疗新技术-LigaSure痔切除术(附手术操作DVD)》(人民军医出版社)等专著,正主编《RetroperitonealTumors: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Springer美国出版)。

曾被中央电视台2、7、10频道,北京电视台、新华网、健康报等媒体广泛报道。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及北京首发基金等项目,总科研经费达万元。

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腹部肉瘤学组委员、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诊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ASCRS)InternationalFellow、中国中医教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及《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等职。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选老牌医院
白癜风最好的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