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小儿推拿治疗腹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会说自己肚子痛,有的痛时用手捂着肚子,或蹲在地上哭叫肚子痛,更有甚者面色苍白。这时通常家长就急医院,结果孩子自己过一会就好了。家长这一翻折腾,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工作,所以学会区分小儿的腹痛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病变,变得十分重要。
小儿腹痛是指腹部胃脘以下、肚脐四周以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是小儿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
小儿腹痛情况十分复杂,不同年龄小儿的腹痛病因有一定差异。由于小儿不能正常诉说病情,要详细了解腹痛的发病经过,注意腹痛的性质和伴随症状。故而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止痛药,这样会掩盖病情。应学会通过小儿的各种异常表现,来估计引起腹痛的可能原因,及时做相应处理,减少孩子的痛苦及不必要的损失。
西医把小儿腹痛分为“器质性腹痛”和“功能性腹痛”两种。“器质性腹痛”是指内脏器官有病理性变化,而“功能性腹痛”则多由于胃肠痉挛引起。
西医角度看待小儿急性腹痛原因:
1.蛔虫症:常伴有呕吐,甚至可吐出蛔虫。有时能自行缓解,腹痛消失。当出现便秘或不排便、腹胀、腹部摸到条索状包块时,可能发生了蛔虫性肠梗阻。医院进行输液及灌肠等驱虫治疗。
2.急性阑尾炎:起病较急,腹痛以右下腹为重,按小儿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常伴有恶心及呕吐,然后出现发烧,体温可升高达39℃左右。医院进行治疗,因小儿阑尾炎的发展较快,时间稍长有阑尾穿孔造成化脓性腹膜炎的可能,而危及小儿生命。
3.肠套叠。肠套叠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病变所在为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的一部分肠腔内,所以腹痛时可以在腹部触到一固定性包块,压痛明显,腹痛发作后不久就会呕吐,尤以在发病后2-12小时出现暗红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有时呈深红色血水样大便。如能早期发现,到医院进行充气复位,则可免除因套入部分的肠管受压时间过久缺血、发生坏死而必须采取的手术治疗。
4.嵌顿疝。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造成了腹痛。这样的小儿在发病前都有可复性疝气存在,即在小儿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物,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平卧时消失,即使不消失还可用手慢慢还纳。一旦不能送还,肿物不消失且出现腹痛,孩子阵发性哭闹,腹胀和呕吐,时间长了肿物表面皮肤肿胀、发热,压痛明显,则无疑是发生了嵌顿疝,医院治疗。
5.肠痉挛。肠痉挛是由于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为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凉、暴食、大量冷食、婴儿喂乳过多等等。本病属于单纯的功能性变化,为非器质性病损,故预后较好,多数可自愈。表现为健康小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数分钟至十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腹痛可轻可重,严重的持久哭叫、翻滚,肚子稍硬,间歇时全腹柔软,可伴有呕吐,吐后精神尚好。
6.细菌性痢疾:本病以夏秋两季多发。常起病急骤,先有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前常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但腹胀不明显。病儿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医院治疗为宜。
7.过敏性紫癜:首先表现为皮肤紫癜,面积大小不等,表面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多分布于四肢和臀部,以踝、膝关节处明显。在此基础上出现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肚子软。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大便为黑色或红色。它是由于肠管内壁出血、水肿造成的。有的小儿还可伴有关节肿痛,甚至血尿等情况。重者尚需激素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轻症1周、重症4-8周便可痊愈。
8、肠系膜淋巴结炎:特点往往先有发热、后有腹痛。腹绞痛的部位可能是弥漫的,或因发炎的淋巴结位置而有不同,但以右下腹最多见。腹痛部位易变,腹痛强度也易变。由于炎性渗出液刺激,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腹痛多因乳食积滞、感受寒邪、内热郁滞、蛔虫内扰等因素引起所致。
中医辨证小儿腹痛分四种类型
1、乳食积滞临床症状:腹胀拒按,不思饮食、伴有呕吐、腹泻、腹痛欲便、便后痛减、烦躁啼哭、夜卧不安、舌苔白厚。治疗原则: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小儿推拿治疗腹痛穴位:一窝蜂、拿肚角、揉板门、清大肠、揉中脘、揉天枢、下推七节骨。
特别强调的是一窝蜂、拿肚角是止腹痛的要穴。
2、脾胃虚寒
临床症状:腹痛绵绵,阵疼,痛处喜温喜按,神疲倦怠,面白少华,手足欠温,饭量减少,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苔白。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小儿推拿治疗腹痛穴位:一窝蜂、拿肚角、外劳宫、推三关、二马、补脾经等
3、蛔虫动扰
临床症状:脐腹疼痛,痛无定时,腹部有时痛起硬块,痛止则散,痛喜揉按,按之痛减,不痛时饮食嬉戏正常。部分患儿面黄肌瘦,龋齿流涎,或喜食异物,大便有时下虫
治疗原则:安蛔镇痛,止痛驱虫。
小儿推拿治疗腹痛穴位:外劳宫、推三关、掐揉四横纹、揉天枢、揉神阙等。
4、胃肠积热临床症状:腹痛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烦燥口臭、渴喜冷饮,面红潮热,小便黄赤,唇红舌红,苔黄而干。治疗原则: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小儿推拿治疗腹痛穴位:一窝蜂、外劳宫、捏挤板门、清大肠、退六腑等
另外,内关和足三里为治疗脘腹疼痛常用穴位,内关主治胃脘疼痛,足三里治疗脘腹疼痛。阳陵泉极其附近的压痛点也可以治疗腹痛。
小儿推拿治疗腹痛适用于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腹痛,像急性阑医院治疗。因小儿阑尾炎的发展较快,时间稍长有阑尾穿孔造成化脓性腹膜炎的可能,而危及小儿生命。所以妈妈要学习辨证知识,应学会通过小儿的各种异常表现,来估计引起腹痛的可能原因,及时做相应处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xfbjt/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