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女性下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肠道会ldquo打结rdquo千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21-12-14

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饱餐一顿后,不少人会通过运动来消食。

但是刚吃完饭就运动,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损伤胃肠道,严重的还会肠道“打结”。

#

肠道三个地方容易打结

人体肠管主要分为小肠、大肠和直肠三大段,它们在腹腔中弯弯曲曲、有序排列,但肠扭转仍能找到其薄弱点,伺机而动。

小肠扭转

小肠的肠系膜较长而附着点比较窄,遇到体态突然改变、肠系膜缺漏或肠蠕动功能紊乱时,就容易发生扭转。

症状表现:患者肚脐周围会突发剧烈腹绞痛,可能伴随有腰背部牵涉痛,早期腹胀不明显,后期频繁呕吐、腹胀和疼痛加重。

盲肠扭转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分,正常情况下会牢牢附着在腹后壁上,但如果连接不够稳固,就容易发生肠扭转。急性盲肠扭转多会带来急性肠梗阻,导致肠道完全堵死;亚急性盲肠扭转则可能保留一部分肠腔空隙,形成不完全梗阻,甚至反复发作。

症状表现:急性症状为突发右下腹或中腹部剧烈绞痛,明显有腹胀,而且位置不对称,可能触摸到右下腹有气包块;亚急性症状为右下腹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腹胀,整体而言症状较轻,可能持续数天。

乙状结肠扭转

乙状结肠,从正面看位于肠道一个拐角处,这个位置常常容易发生梗阻、粘连,继而引发扭转。

另外,乙状结肠冗长、肠系膜相对较短,可活动的空隙大,是扭转高发区。轻度的乙状结肠扭转可能持续发作不到1周,严重者可能持续2~3周。多发生于有长期便秘史的老年人,易出现肠坏死、穿孔等危急并发症。

症状表现:急性扭转发病急、恶化迅速、腹痛剧烈,是全腹部弥漫性疼痛,患者不仅呕吐严重,还容易便血、脱水、休克;亚急性扭转患者则可能有渐进性左侧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少量呕吐等现象,严重时呕吐有粪臭味。

预防肠扭转,离不开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首先,要避免餐后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最好先休息半个小时,之后进行相对轻柔的运动,再逐渐科学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其次,避免暴饮暴食、摄入冰冷辛辣食物,也不宜吃太饱,加重肠道的刺激和负担。

#

用好三个“饭后半小时”

1

早饭后半小时

吃点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然后漱口,做叩齿、转舌运动,以健齿洁龈,增强口腔咀嚼能力。

老人可用手反复按摩膝关节,帮助胃经通畅。坐着抬腿10分钟,有助于放松心情、消水肿。

此外,将两手手指对揉按摩,也能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2

午饭后半小时

最好午餐结束半小时后再休息,因为进餐后胃肠蠕动加快,体内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大脑供氧明显下降。

如果太阳不是太强烈,老人可短时间晒晒后背,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3

晚饭后半小时

这是散步锻炼的好时光,散步30分钟,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

身体状况较好、年纪轻的可快速走(~步/分钟)或中速走(~步/分钟),运动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体质差、年龄较大的人群,最好慢速走(70~步/分钟),运动时间20分钟到30分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nvxfbjt/6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