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儿童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气功失传了没有这是中国最早的气功修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18-10-8

气功失传了?没有!

这是中国最早的气功修炼法

编/神州日知美子

气功发祥远古,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和医典记载,古代气功称作行气、导引、吐纳、胎息、按、静坐、心术、内业等等。

名目真是不少,说明气功在古代就有许许多多的形式和练法,其形成一定不是出自一人一家之手,更不是哪位神灵所赐,而是很多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努力的结果。

“气功”之名最早见于晋代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近代《少林拳术秘诀》一书也使用了“气功”:一词,但这一名称一直未受青睐,没能推广。气功这一名称被普遍承认和使用,还是全国解放以后的事情。

气功最早就是用来养生治病的,产生于古代的医疗卫生活动。所以,人们把养生鼻祖彭祖视为气功之祖,而且春秋战国时的《吕氏春秋·古乐篇》和《庄子?外篇?刻意篇》就有明确记载。

人民体育出版社于年9月出版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的《中国武术史》,该书在探讨中华武术源流时指出:“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便由远古的萌生发源,发展为武术形态的雏形。

这一时期指从原始蒙昧时代经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代,即秦汉形成统一以前的时期。”

而彭祖发明导引术的时代,正是远古的夏商时期,气功导引术也正是中华武术形态的最早雏形。

这些都说明,气功在我国源远流长,而且一直就没有流传。只是练得人少了,见得人也少了,人们就以为失传。

下文据传为彭祖流传下来的气功导引法。如果人们觉得是杜撰,那么,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的《养生方》等竹帛中,也有记载。墓里边的东西,还有人杜撰吗?

此处所述为综合导引术,性命双修,动静相兼,刚柔相济,阴阳合和。有动态导引、静态导引、按摩导引;以心理(信息、意念、情绪)导引为主导,呼吸(吐纳、吹呴)导引、动作(仿生、按摩)导引为主体,经络导引、内外气导引为归宿;“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改善内分泌、微循环及脏器功能,预防腿脚无力、腰板僵直及肢体僵硬,开发人体免疫、康复及长寿潜能。

本术重在以理御法,可以灵活变通。可以拆练,只练其中一部分。每个部分即有特殊作用,也有综合调控作用,都是独立的功法。

动态导引只是“样式”,没有“标准”,不求“到位”,可以依样画葫芦,随意发挥,也可以转为自控自发状态。

可以采用站式,也可以改为坐式(腿脚不动或随其自然),还可以改为卧式(减少腰肢活动);脚、手、腰不能动的人,可以只是意想在动,诱导渐渐启动。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修炼。适宜个人修炼,不搞集体活动。

功前准备

选择饭半小时之前或饭后半小时之后的时间,排尽大小便,以便腹部鼓起,以免术后排便破气。

选择平坦、宽广、安全的地点,以确保安全。

选择无浓雾、烟雾、空气污染(如大街路口有汽车尾气污染)、空气清新的环境,以免吸入有害气体。

选择有弹性的腰带,以便吸气鼓腹。不穿高跟鞋,以利脚步运动。

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衣服保暖适度,喝点热水,因为术中汗毛孔张开,可能出汗,吹呴也会排出不少水分。要预防出汗受风,反而致病。

了结手头工作,忘掉一切世务,关闭手机,以便心气平和,排除干扰。

起势我即彭祖

1、顶天立地:如图1正立,意念:“顶天立地,掌持天地,贯通天地,天人合一”。

2、贯通天地:如图2,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内扣,踩稳踏实,意守足心,打开“地门”,接通“地元”;双腿微蹲,双手微抬,双肘夹腰,掌心向下,意守掌心,打开“人门”,接通“人元”;身直头正,双目微闭,脸带微笑,意守头顶,打开“天门”,接通天元。

3、观想彭祖(或彭祖族微图①、②):默念总诀3遍:

悟道明德智慧高,

志和寿康乐逍遥。

彭祖即我合为一,

我即彭祖无限妙。

4、祖、我合一:深长细慢呼吸,吸气鼓腹,呼气收腹,中间闭气。吸气时意想彭祖形象从天门入脑,经8次呼吸,进入神阙(肚脐),再吸气时意想彭祖扩大,经8次呼吸,与自身等大。

[点拨]

1、依据古文字符号①、②(彭祖族徽)、③、④(“天”字),进行心理导引。

2、足尖内扣,可防晃动;身体下蹲,可增腿力;打开三门,接通三元,人天交媾,天人合一。

3、祖、我合一,信息导引,以彭祖为始祖和榜样,争取成为现代彭祖——道德高尚、智慧发达、健康长寿、造福人天的真人。

4、深腹式呼吸,吸(鼓腹)——闭——呼(收腹),横隔膜上下运动,促使内脏自我按摩,改善内脏功能;增大腹腔内压,迫使体腔肝脏、脾脏储血流向大脑、肢体,疏通经络,改善全身微循环。

[变通]

1、下蹲程度依体质而定,以两三天后腿微痠为宜。若不痠,是下蹲不够,不能长腿肌腿力;太痠,易疲劳,难坚持。

2、只练此式便是彭祖信息导引术,可以坐着、卧着练。坐式,手放膝上,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女子相反;卧式双手叠合脐上。开三门、念诀后吸——闭——吸64次,然后改为自然呼吸,先聚精会神,专注呼吸,渐渐地忘却呼吸,无人无我,随其自然,最后收功。

3、信息导引术的关键有三,一是选好信息载体,二是彼我合一,三是呼吸导引。

一式天河神水

1、默念口诀(3遍)

打开三门通天地,

天人合一不足奇。

天河神水源源来,

补清排浊出奇迹。

2、采集三元:如图3,吸气时双手翻掌,掌心向上,慢慢伸展上抬,三门吸取天地人三元。

3、采日精月华:如图4-5继续吸气,身体慢慢直立,双手上举,掌心向上,采集日精月华。

4、捧气灌顶:如图6呼气时掌心转向下,捧气灌顶,进入天门。

5、补清排浊:如图7-8,继续呼气,双手慢慢下压,掌心向下,身体下蹲,将浊气从脚底心排出。反复8次。

[点拨]

1、依据古文字符号⑤(“异”)、⑥(“乐”)、⑦(“扬”)、⑧(“”),动作导引与意念导引相结合。

2、不要管能不能采集三元、日精月华,宁愿信之,至少可调动自身能量。

3、双手导引一可使身体从上到下放松,使人体有序化,二要补清排浊,脚底有凉气或热气排出感,寒症出凉气,热症出热气。

[变通]

1、次数可增加到脚底有感觉为止。

2、只练此式便是天河神水导引术,应练到足部由凉变暖或由暖变凉为止,最后收功。主要用于疗疾。

3、若手上抬时,意想地元从足后部到背,沿督脉上行,至大椎分向两臂到手;手压下时,气从原路返回到足,反复进行便是太极运气术,可引气上手,用于技击或以手疗疾,通督脉,强脊椎,改善造血功能和内脏功能。

4、若手上抬时,意想把元气从足后部到背,沿督脉上行经玉枕上黄庭,灌顶后天元从头顶进上黄庭,经上丹田(眉心上额骨后),沿任脉下行,从足前部到足,反复进行便是太极周天功,疏通任督和全身经络。

二式虎啸龙吟

1、采集三元:掌心转向上,双手向前慢慢上抬,略高于肩,脚跟抬起,同时,用鼻深长细慢吸气,腹部鼓气后闭气。

2、吹呴排浊:掌心向下,双手慢慢落下,恢复起势,同时自动收腹,用嘴呼气,发出呼啸龙吟之声,或按六字诀呼气:

发“呼”声:去热解暑;祛寒。

发“吹”声:御寒;退烧。

发“嘘”声:散滞;润肺。

发“呬”声:解“极”(疲劳);滋肾。

发“唏”声:去烦;调脾。

发“呵”声:下气;疏肝。

[点拨]

1、依据古文字符号图⑨⑩(族徽)、11(“命”)、12(“息”)、13(族徽)、14(“吉”,有气出为“吉”)、15(“尸”,无气为“尸”)、16(“炁”,吹呴呼吸真炁)。《备急千金要方》,《仙经》,《服气经》。一定要选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逐渐加大呼吸量,增大肺活量,增强肺功能;加大内脏自我按摩,改善内脏功能;增大大脑、肢体微循环血流量。身体会发热出汗,需要避风,防止受凉。

3、在旷野山林,可以虎啸龙吟(随意呐喊),其他地方只宜用六字诀(以免干扰他人),可排除心中郁气,调和情绪,心平而气和,气和而体泰;可加大排浊量,排尽呼吸之气中的有毒物质;可因声波、次声波引起脏腑谐振,有对症治疗的作用。

4、六字诀先大呼(大声、猛烈、快速)30遍(热病50遍),再细呼(小声、细柔、慢速)10遍。本六字诀按照古籍记载,与马礼堂的略有不同。马礼堂的也经实践证明有效。

变通

1、无病的,也可以随其自然,由人体自动选择吹呴,也可六字决一诀一遍,循环往复。

2、可以无手足动作,在许多场合如乘车、走路、闲坐时都可练。有手足动作可以锻炼手足,促进胸腹肌骨运动。

3、如只练本式,便是独立的六字诀功法或呼啸(“喊山”)吸纳法。

三式龙凤呈祥[导引]

1、双龙戏珠(图11-13)[转载]彭祖养生益寿导引术如图11双手掌在上腹前呈抱球状,臂圆,掌圆,肩松,手松,想象双手掌为双龙头,中间有一透明的、有弹性(似气球)磁性的神珠。

如图12吸气鼓腹时,天地元气从天门地门进入腹部神阙(肚脐),双手慢慢分开,略宽于肩;再如图13呼气时浊气从天地门排出,双手慢慢靠拢,不要接触。反复16次。注意手间感觉。

2、青龙腾云(图14-17)

如图14-15,吸气时上身顺时针晃动,幅度渐渐增大,掌心向下,腿慢慢站起;呼气时逆时针晃动,幅度渐渐减小,双手慢慢收拢,腿慢慢下蹲,回到图15。反复8次。

如图16-17吸气时上身顺时针晃动,幅度渐渐增大,腿慢慢站起,双手渐渐充分展开,掌心向上;呼气时上身逆时针晃动,幅度慢慢减小,腿慢慢下蹲,双手慢慢收拢,回到图15。反复8次。

3、游龙戏凤(17-26)

如图17、18吸气时上身顺时针晃动8次,上身前俯到90°,后仰到尽可能的程度,呼气时反向晃动8次。

如图19、20吸气时上身渐渐抬起尽量后仰。呼气时上身渐渐抬起前俯,反复8次。

如图21、22吸气时上身顺时针慢慢晃动,左手上抬从头前划向右下方,右手从腹前划向右后下方,掌心向下,呼气时反向运动。反复8次。

如图23、24左手从左上方经头前划向右下方,经腹前划向左下方,再伸手反掌划向左上方;同时右手从腹前划向右下方,在伸手反掌划向右上方,再经头前划向左下方;上身随之向左向右移动。反复8次。再反向运动8次。

如图25-26双手同时在头、腹前顺时针划圆,上身随之向左向右移动,反复8次。再反向运动8次。

4、丹凤朝阳(27-28)

如图27左手上抬伸展,掌心向上,右手下压于腰后,掌心向下,头转向右,抬头目视前方。呼气时反向运动。反复8次。

如图28右手掌心向下,灌气入顶,左手掌在左侧掌心向上,身体向左弯曲,目视前方;再左手上抬,掌心向下灌气入顶,右手落于右侧,掌心向上,身体向右弯曲,目视前方。反复8次。

5、凤翔太空(29-32)

如图29、30,身体下蹲、站起,双臂平展,随起、蹲上下波动。反复8次

如图31、32跨右足,向右后上方平展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划向右腹侧;再跨左足,左手翻掌向上,经胸前划向左后上方,右手翻掌向下,经胸前划向左腹侧。反复8次。

6、彩凤觅食(33、34)

如图33、34,尽量弯腰,上身右转,右手伸展,手掌向下,接近地面,上下抖动,从左下方移向右后方,左手反转于背后,手背贴命门。再反向运动,上身左转,左手由肋下反转掌心向上,伸向右下方,接近地面,上下抖动,移向左后方,同时右手从手后收回,手背贴命门。反复8次。

[点拨]

1、依据“熊经鸟伸”仿生导引原理。

2、依据古文字符号17(“意”,心中之“音”——信息)、18(“念”,心中念动而气生)、19(“虑”,心中有思则气出)、20(“愿”,心有真愿便生元气)、21(“爱”是心中的真炁),22(“态”,出于内心,现为外态)、23、24、25(族徽),全凭心意下功夫,动态可据意变化,意到气到,动作与意气要结合。

3、接受龙凤吉祥信息,模仿龙凤柔和动态,“引体令柔”,活动关节,运动腰肢,摆动头颈,增强体力,防止无力、僵硬、呆直三大体形衰老问题;刺激脊髓,改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内脏功能,舒筋活血,疏经通络,改善微循环。

4、动作力度柔和缓慢适度,量力而行,不必到位,依样画葫芦就行。养生功法力戒猛烈。如果向前出掌快捷猛烈,口喊“嗨”,便是练习技击,锻炼出掌爆发力,用于自卫。

5、双龙戏珠时仍闭目,其后睁眼,除丹凤朝阳外,眼光都注视伸展在外、最前的手。手到眼到,眼到意到,意到气到。

[变通]

1、从游龙戏凤开始可以不管呼吸,并可改为自发动功,随其自然。

2、只练此式便是仿生导引动功。

四式天人合一[导引]

1、采用图11姿势,闭目。

2、默念口诀(3遍)

我在气中天即我,

气在我中我即天。

三环九转周天行,

寿比彭祖三百年。

3、气归我身(图35)

深长呼吸,吸气时意想天地之气在身后向上旋转,闭口呼气(以下呼声必须闭口)时意想天地之气在身前向下旋转,呼吸8次,天地气团愈旋愈小,汇入身体。

4、气行大周天(图36)

吸气时意想气从脚底沿腿后、背脊上行到头顶,呼气时意想气从头顶沿胸腹、腿前下行到脚底。

5、气行小周天(图37)

吸气时意想气从下黄庭(小腹腹股中心)向后到尾闾,沿督脉(脊髓)上行,经玉枕(后脑勺里)到上黄庭(头顶心下,脑中央边缘系统中心);呼气时气从上黄庭向前到上丹田(眉头后)向下,沿任脉(胸腹正中皮下1寸)下行到下丹田(下黄庭前),回到下黄庭。呼吸8次。

6、三环九转

吸气时气从下黄庭经尾闾沿督脉上行到上黄庭;呼气时气从上黄庭经上丹田沿任脉下行到下黄庭;再吸气时气直线上行经中黄庭(上腹中央)、黄金殿(胸中央)到上黄庭;再呼吸时气从上黄庭经上丹田沿任脉下行到下黄庭。呼吸8次。

[点拨]

2、动极生静,由“引体令柔”转为“导气令和”。

[变通]

1、不必全练,可以先只练到气行大周天,1-3个月后再加练小周天,1-3个月后再加练三环九转。

2、若只练此式,便是站桩周天功。可改为坐式、卧式。

五式文火炼丹[导引]

1、姿势同前,双手叠合在脐部。男阳手在外,女左手在外。

2、内视或意守中丹田(神阙,在肚脐后)。深长吸气,进入丹田,呼气不问。吸气时默念一式口诀一句,呼气不念。先认认真真地意守、呼吸、念诀,随后自然地进入时守时念时念时不念时不守、似守似不守、似念似不念状态,直到忘守忘念忘呼吸、无人无我、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状态。

[点拨]

1、依据古文字符号30(“顺”,心中气顺则万事和顺)、31(“康”,气如水和顺则健康)、32(“文”,心调控身)。

2、天人合一是外静内动,文火炼丹内外俱静,会静极生动,内气自然运行。

3、又有知觉,便可收功。

4、环境宜清静,以免惊功。

[变通]

可改为坐式、卧式。本式便是独立的炼丹静功。

六式黄庭落宝[导引]

1、承上式,双手叠合于脐上。男子左手(阳)在内,右手(阴)在外,女子相反,叫“负阴抱阳”。

2、深长呼吸。意守中黄庭(肚脐、命门连线的中点)。呼气时气顺时针旋转9圈,由点到团,大如蛋黄,再吸气时气逆时针旋转,由团到点。女子相反,反复8次。

[点拨]

1、依据古文字33(“文”)。

2、练功不收功,到老一场空。专门练功时一定要练本式。日常练功时可直接用下式。

收功定丹按摩

[导引]

1、手紧按肚脐,定丹黄庭;浑身一抖,关闭汗毛孔窍;睁开双眼。收功完毕。

2、垂下双手,全身蛹动(放松身体,脚跟微微提起再用力蹲下,全身随之上下抖动),使全身肌肉放松,消除疲劳;振动脊柱直达脑部,振奋阳气,健脑防呆。

3、叩齿36下;赤龙搅海——用舌头舔住牙龈转动,内左右各18下,外左右各18下,鼓嗽津液36下,分三口咽入中黄庭

4、擦热双手,轻擦脸部,搓捏耳朵,用手梳头,抚揉拍击胸部,搓揉腰眼,拍击命门,抚摸腿部。

?编/美子

赞赏

长按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etfbjt/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