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护持的灯明
吉祥:师父,越烧香越不顺、敬神那么多有啥意思?济慈上人:阿弥陀佛!给大家讲一个胜泉老和尚的故事,师父刚跟随老和尚的第一年,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山东临沂的一位居士来找老和尚家里普照!老和尚没有推辞,就带着我去了,到了居士村里时,才听村民说“看看,老鲁家又请高人了,看看去...”我当时非常烦恼,我们是和尚,我们不是风水先生。就这样闷闷不乐的,到了居士家里。到家方知鲁居士的老伴儿瘫痪、小儿子和女儿疯傻、大儿子骨折、自己常年噩梦。胜泉老和尚进屋后,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就直接给鲁居士说“把你的神龛烧了、砸了...”我本来就有一些烦恼,又一听恩师这样说话,我更吃惊,一位得道高僧怎么会这样啊!老和尚不容我思考,又接着说“九龙,咱们走吧,老鲁不听话...”看笑话的村民你一言他一句的埋怨着我们,我的脸在发烧,但老和尚依然坚持砸掉神龛,否则马上就走。鲁居士说“老师父、小师父,这都是神仙啊,胡三太爷、黄二大爷,能进财、防病的白老白仙刺猬太太,能千里摄物的柳蛇仙,还有灰仙老鼠精仓神运财入库的。还有太白金星、太上老君啊!这都是神仙,不能砸啊!...它们可都是龙子狻猊的后裔,你可不信,但也别轻慢。我老李头落到这般境地就够惨的了,若开罪了它们,这个家可真就彻底完了。师父恁俩,还是走吧,好意我心领了。”胜泉老和尚见鲁居士一根筋,执意不听,二话没说拉着我就往外走,就这个时候,老和尚看到看到灶间放着几根猪骨。没等我反应过来,老和尚走进去抓起一根,“呜”的扔出了院墙。墙外除了不少乡亲在围观,还有五六条看家护院的笨狗,黏黏糊糊地玩耍嬉闹。但随着骨头飞出,一个个顿时翻脸,犬牙暴突,吠吠作声,张牙舞爪地争抢作一团。甚至还下了狠口,其中一只咬伤了另一只的后腿!鲁居士的老伴儿在病床上哭着说“吃啥补啥,那是老鲁从刚杀猪的邻居家讨来的,打算熬汤给大儿子喝,让他的腿伤尽快好起来,好支撑这个日渐破落的小家。你这和尚真败家啊,咋给扔了啊,你们快走吧!”...大家想想后来咋样了?老和尚拉着我走出了院门,走出了村,正继续赶路时,鲁居士套着牲口车赶了过来,说“老师父,我懂了,你们到家里来,我砸...”,就这样我没有回来,一进门,鲁居士抄起锄头冲进东厢房,噼里啪啦好一通砸。砸完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小儿子和女儿竟恍若梦醒,全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老伴儿也突然做起来了!围观的相亲把老和尚我们俩围的水泄不通,七嘴八舌的赞叹啊,东家也邀请西家也要请。但老和尚说“缘分啊!我们只会念经啊...”鲁居士问“师父。这是咋回事啊?您们可算救了俺的家了...”。胜泉老和尚说:“也难怪家里会连连招灾,佛还争一炷香,更何况是一帮精怪?你一下子供全了它们,谁坐主位,谁居末位?谁吃荤,谁吃素?谁受头香,谁吃香灰?他们几位斗的很,你护家,我偏要败家;你保平安,我偏要生祸端。不服气是吧,那咱就比划比划,看看到底谁有神通,谁能耐大。”说出其中真意后,茶水都没喝一口,恩师和我就慢悠悠的走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啊!故,学佛要不夹杂,唯有三宝是酒精义。我在第19集中刚讲过信仰的几种情况,我们不能迷信,不能总是求财,要学会舍,才会有才、有财、有幸福啊!
吉祥:师父,我很不理解,昨天在塔尔寺一位师父打我,说我在寺院左拐弯走路是错的,我不理解,我报警了,警察也没有处理?济慈上人:阿弥陀佛!你应该这样想被师父罚被师父打是消灾啊!为何右绕佛塔、佛殿?为什么要背着大藏经绕?为什么右绕(顺时针)呢?《一切如来秘密舍利陀罗尼经》云:“乃至应堕阿鼻地狱者,若于此塔一礼拜、一转绕,彼等皆能得以解脱。”关于右绕佛塔的来历,按照印度民间的风俗,是以右方为尊,在印度,右绕是赞叹、随顺的意思,你要是左绕,就是反抗、对抗、毁灭的意思。所以右绕佛像是表示对诸佛菩萨的恭敬之心。《佛说右绕佛塔功德经》中记载了右绕(顺时针)佛塔的各种功德:入胎不迷,勇猛精进,灭一切烦恼,永离贪恚痴,及一切障碍等。右绕佛塔,功德无量。《华严经》中也说“右绕三匝”。绕塔必须顺时针,如果逆时针方向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过失。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佛弟子一直沿用右绕的方式,将右绕佛殿、佛塔、或是整座寺庙作为对佛菩萨最虔诚的礼仪。同样,我们转绕经筒也是右转。佛经中记载,在过去有商人到海里取宝,途中遇到鲸鱼的危害,在几乎被它吞食时,他们大声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鲸鱼奇怪死去。后来鲸鱼转生为人,名叫须瑞迦塔,他从小就入寺为僧,最后获得了阿罗汉果。那他获得圣果的因缘是什么呢?原来他前生曾是一只苍蝇,闻到佛塔周围的牛粪味,很幸运地绕塔一周。以此功德,他获得圣果。背着大藏经绕殿,大藏经是法宝,法的加持力大,将来是闻法说法、增长智慧的殊胜缘起;磕大头绕塔、绕殿,可以消除业障,获得很大的福报。当然,背大藏经时,一定要将经文用经布包好,背在后背腰部以上,若夹在腋下或低于腰部,这都是有罪过的。在转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清净心,放下尘世的牵累,发愿为如母众生早日得到究竟解脱而转绕,这样,功德最大。大家不要认为绕塔一匝或礼塔一次的功德不大,因为佛塔是威力强大的圣境,稍作一点微小的善行,都足以让我们净罪积资。因此,到了有佛塔的地方一定要转绕。所谓“右绕”,就是说在佛像或者佛塔旁行走时,要以佛塔或佛像为中心,围绕着佛塔或佛殿往右旋转行走。平常我们看到有佛塔的地方,不但自己要诚心诚敬去转绕,也要告诉游人绕佛塔的功德;大家来到庙里,每天都要转绕佛殿、坛城,这都是积累功德的方法。吉祥:师父,我打坐总是不舒服,怎么回事啊?济慈上人:阿弥陀佛!有人说:“我们不修法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法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不是。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么办呢?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咒或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碍,有家庭,烦恼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所以,我们时时要警惕,看破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里不恋着它,粗妄才可不起。接下来精勤用功打坐持咒,细妄又不免来侵袭,这是多生历劫的串习,动惯了,一下子停不下来,但不要怕它。念头跳出来你能看见,不理睬它,妄念自然化去。念头来了你看不见,那你就跟着念头跑了,这就不能入定了。打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一切放下,心里要清清楚楚,念头一来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的本身就是一种妄心。压制也不行,压是压不死的,比如搬石头压草,石头拿掉之后,草又生起来了,这是不行的。纵或压死了,倒变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泼泼的转化法,不能用压制法。念头来了,只不睬它,把咒提起来,妄念自然转化掉。如此精进修法打坐,修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咒也就自然化脱提不起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我们持咒的心还是妄心,有能有所,即有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咒(念佛也是如此,有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能所相对,都是妄心。相对的都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真实之心是绝对待而无相的,凡是有相的东西都是虚幻的。假如我们真的持到一心不乱的时候,一切相对的虚幻的东西就都脱落化为乌有了。这时身、心和世界就统统空掉了,虚空也粉碎了,而真实不虚的天真本性才会全体显露出来。经过灌顶修法,有一个拉肚子的过程,不要怕,这是法的力量发生作用的缘故。这个法有极大的加持力量,叫你把污秽、垢染、习障都从大便排掉,换一换肚皮,这是好事,所以不要怕。虚云大师曾开示:一、调身即是调心,勿令风入毛孔中。二、风入则腿痛难忍,不能久坐。三、口不紧闭,紧闭则咳嗽易生。四、舌不抵天腭,抵天腭,则火气伤目。五、背靠墙壁,则血脉停止,而咳嗽吐血。六、腰伸胸挺,除咳嗽病。七、端坐如钟,即病延年。八、口吐浊气,轻轻吐出,收吐之时,不可粗急,绵绵恣气入出,用之相应,是则百脉不通等病,随气息而出入数次,则百病全消矣。吉祥:师父,什么是慈悲?济慈上人:阿弥陀佛!关于慈悲啊!自无始以来,我们无数的生命中,每一次都必定有父母。所以说,每一个众生都曾经当过我们的母亲或父亲。每当想到这些曾经是自己父母的众生,长久以来,无助地在轮回中流浪,就像是迷了路的盲人一样,我们不得不对他们生起极大的慈悲。但是光有慈悲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实际的帮助。但是只要我们的心还受执著的囹圄,就算给他们食物、衣服、钱,或者单纯的善意,最多也只能带给他们一种暂时而有限的快乐。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方式,让他们能够完全从痛苦中解脱。而唯一的方式,就是踏上心灵之道,先转化自己,才有能力转化他人。慈悲应该是没有偏见的对待所有众生,不去分辨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应该持续在心中保持这种慈悲,所做的任何正面行为,即使只是献出一朵花,或者念诵一个咒语,都应该加上一种希望,愿所有众生,没有例外的,都能够因此行为而得到利益。过去时代的大德们认为,最珍贵的开示就是空性和慈悲的无二无别。他们培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而帮助他人的能力,毫不费力地自然从这四无量心中现起。因着对所有众生慈悲的动机,我们应该在心中坚定地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证悟。没有这个发心,我们的慈悲只不过是真正慈悲的劣质仿冒品。据说:“祈愿他人快乐——即使是想危害我们的人——是完全快乐的泉源。”当我们最后到达这个境界时,对所有众生的慈悲就会自然现起,完全无需造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全力专注去完成为他人成佛的承诺,直到我们清楚地看到平凡生命中的一切活动是多么了无意义且充满无谓的困扰。众生在这艰困时代中退化的状况,不免令我们撼动而悲伤,而在心中生起一种强烈的决心,要从娑婆世界中解脱出来。如果这样的态度真正生根,大乘佛法的功德和成就绝对会从中生长。但是,如果从娑婆世界解脱的真实决心没有深深种植我心,我们的佛法修行就没有办法真正完整地发展。所有众生都同样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我和他人之间的重大差别就只在数量上——我只有一个人,而他人无数。所以说,跟无量其他众生的快乐和痛苦相比,我个人的快乐和痛苦是完全微不足道的。真正重要的是其他众生快乐还是痛苦,这就是决心达成证悟的根基。我们应该希望他人快乐,而不是自己,尤其应该希望那些我们认为是敌人,以及对我们不好的人能够快乐。不然的话,慈悲有何用?吉祥:师父,活的真没有意思?济慈上人:阿弥陀佛!每个人都会询问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生活中遭受不幸的人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而即便那些成功者也时常会迷茫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探讨的不是价值观是什么,而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显然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不允许涉及宗教的,这将是一个迷人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可说的哲学问题,任何直面这个问题的答案都难以服众,我们只能绕个弯子,我只告诉你人性的原理和规律,然后由你亲自去找到符合你的情景的答案。我们生活在比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爱,有坏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在比较中才能存在,没有丑便没有美,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同样,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生命没有终极意义。--不要轻易去否定。我们需要在最沉痛的世界观里重新审视当下总让我们痛苦的欲望。人所执迷的欲望是如此虚妄、空洞、无聊,但我们却并不容易不去执迷它。人诞生在这个世界是被迫的,生来就有的俗世的道德与竞争意识注定了我们的不自由。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人的生命总有一天会逝去,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让自己在老年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知道自己没有碌碌无为的过完一生,不会因为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而感到后悔。其实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正常的。因为你还年轻。如果人一开始便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怎么做,那生活便没有了意义。你只有一路跋涉,历经艰难和险阻,承受挫折和磨砺,尝遍欢笑与泪水,才能最终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才是活着的意义。一路跋涉,历经艰难和险阻,承受挫折和磨砺,尝遍欢笑与泪水,一路走来,伤痕累累,生活给了我太多磨难,我只希望这一次,生活能善待我,我想过的没有债务的压力就好,不说过上富贵的生活,我只想不再欠债就好,然后挣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存下来。只希望上帝你这一次真的能善待我。源恒法师佛前护持灯明昼夜不息
俪睿文化传媒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etfbjt/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