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部绞痛原因 >> 成人腹部绞痛 >> 正文 >> 正文

穴位治疗杂谈

来源:腹部绞痛原因 时间:2021-8-11
(一)膝外侧副韧带损伤膝外侧副韧带解剖: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成一圆索状结构,长约5-7CM。在经过间隙时,腘肌腱将其与外侧半月板隔开。腓侧副韧带在膝关节屈曲时成松弛状态,而其余位置均保持紧张状态。膝外侧副韧带功能:对抗膝关节内翻,与外旋。病因病理:当受到突发力作用于膝关节内侧及小腿外侧时,膝关节突然内翻,膝外副韧带过伸所致。诊断:1、有膝关节内翻受伤史。2、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和局限性压痛,腓骨小头附近明显。3、膝关节内收位正位X光片显示,膝外侧副韧带间隙明显增宽。治疗针具:毫针、圆利针、微针刀等。取穴: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太冲、阿是穴。刺法:阿是穴用合谷刺,太溪用补发;其余穴位皆用泻法。年5月21日下午,余在马来八打灵接诊了一位膝关节副韧带损伤患者。患男,25岁,是附近巴萨的一家肉店店主。当日下午他在进肉码垛时,左膝扭伤,当即不能行走,在其亲友搀扶下前来就诊。查体:男子左腿只能弯屈至度以上,继续下蹲则连声膝部疼痛难忍;舌质红,脉弦紧,表情痛苦。其女友讲,他们原定三日后举办婚礼,不想偏在这当口出事。余见患者膝盖周围并无皮损及红肿,说明伤不在髌骨周围。考虑到他所讲述,当时有瞬间足膝内翻这一细节,很可能是膝外侧副韧带损伤所致,而膝外副韧带伤通常能引发膝部反射痛。余让男子右侧卧位,在其左膝关节侧后方仔细查找,果然触到一段约6x12毫米条状结节,于是余先以食中二指点按患侧足三里、阳陵泉、太溪、太冲及合谷穴,再令患者活动左腿,自觉疼痛立减。又以2寸微针刀对节结点予以常规松解留针;以3寸毫针泻法阳陵泉透刺阴陵泉,当针行至10余秒,男子当即大叫了一声:“啊”!余随即起针,让患者“蹲蹲看”,结果膝关节已活动自如。嘱其次日再过来巩固治疗一次。该男子一连三日没来,第四天托人捎来口信:已经完全不痛了。(二)顽固性呃逆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逆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难以自制为表现的病证。顽固性呃逆:即指呃逆久治不愈,病症反复加深的病理过程。呃逆在中医临床中,并不算一种常见病证。但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精神心理负担的加重,呃逆及顽固性呃逆也正在向多发的趋势演化。病因:饮食不当,情志不遂,体虚病后。尤其是情志,占到主要因素。病机:胃失和降,隔间气机不利,胃气上冲动膈。呃逆的诊断并不难,呃逆与干呕、呃逆与嗳气间的病症鉴别也不难。呃逆的辩证:主要从寒、热、滞、虚等四个方面入手。如果辨证准确,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如果单以针刺或手指点穴治疗,余个人体会不仅快捷有效,且效果往往超过中药。患男,36岁,个体业主,年4月16日上午来诊。患者自述:一年前因发热、咽喉肿痛而静滴青霉素万u,用药一小时后出现呃逆,每次呃逆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最长的一次竟持续了两天两夜。服用山莨菪碱,症状仍不见缓解。后停用青霉素,三天后呃逆消失,以为痊愈。不想一年来只要稍遇刺激(如吃辣椒喝冷饮等)或情志不舒,呃逆便时常出现,尤其近一个月,症状明显加重。患者通过朋友找到余,但又不想针灸和服中药,余说:“那就试试点穴吧”,患者同意。考虑到呃逆虽然是膈肌异常收缩引起,但中医将它归入胃病范畴,而胃病之中又以恼怒抑郁,肝气犯胃者见多。于是余把主穴选在阳明经和厥阴经上,正所谓“治胃不离肝”。选穴如下:足三里、期门、胃腧、肝腧、膻中。每次四~五穴,每日操作两次,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做完第一次治疗,患者即感前胸舒畅,呃逆间隔明显延长;当做完第四次治疗,患者已不再呃逆。其后余又为其巩固治疗四次,电话随访,两年未见复发。(三)陈旧性耳鸣耳鸣、耳聋:常可并见,《杂病犀烛.卷五》曰:“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意思就是耳鸣往往是耳聋之前兆。因之,耳聋是中医一种病名,以无任何争议。那么耳鸣是否也是中医的一种病名?多数人似乎是肯定。余以为,耳鸣与耳聋完全不同,耳聋耳病的终极形态,到头了。耳鸣则是疾病作用于人体后的一个主观症状,它既可以终结于耳病,也可以终结于肺病、肝病、肾病,还可以终结于一些津液气血病。所以余以为耳鸣还是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症状比较合适。耳鸣作为一种症状极为常见,但却在临床中很难去消除,为什么?盖因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五脏六腑皆会于耳,窍微而络细;又处心脏远端,故疾易来而祛则难。余临证每遇耳鸣时,施以针药相配,金水相和之法祛之,多有较好疗效。如患者恰逢壮年,身体健硕,虽症久远却元气未伤者,亦可单一采用用针刺法,且疗效不输。患者司拉瓦,男,53岁,俄罗斯人,油企老板。于年3月21日前来就诊,自述:八年前因高血压和工作紧张,右耳患上耳鸣。曾去过莫斯医院治疗未果,半年来耳鸣加剧,甚则如火车样轰鸣,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患者十分痛苦。证见:头痛眩晕,耳鸣目赤,咳痰,口气浊重,烦躁易怒,脘腑胀痛嘈杂,失眠,腰酸痛,便秘,溲短赤,舌质红而苔黄,脉弦数而细;血压/mmHg,患者平日嗜烟嗜酒,并长期服用安眠降压药物。病机辩证:患者平日压力大,又素喜肥甘厚味,肝为刚脏,条达为本,郁则化风化火,日久肝阴耗损,阴不足则水不涵木,呈肝阳上亢。肝肾为子母脏,肝赖肾养,肝阳亢多由肾水亏所致。高血压病实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标实为肝阳亢、肝火旺。临床多表现上盛下虚。水不涵木则表现为:头晕痛,耳鸣,眼干,五心烦热,腰痛,便秘,舌红,脉弦细数等。患者平日嗜酒喜甘,耗及阳明气血,故易怒,胃脘胀痛嘈杂,口苦口浊。肾水不足累及肺金,加之长期吸烟肺金愈伤,木亢不受金制,反成相侮之势。确立治则:滋水涵木+佐金平木+抑木扶土。取穴:听宫、太冲、尺泽、合谷、大椎、液门、太阳、百会、太溪。方解:听宫治疗耳鸣之要穴;大椎督脉之要穴,太冲足厥阴之腧穴原穴,二穴降压效著;太溪滋阴潜阳,益肾和胃;太阳百会是头痛头晕之验穴;尺泽手太阴合穴,滋肺阴以养肾阴;液门乃三焦腧穴,三焦为水火气血之通道,诸穴相伍共奏滋水涵木、佐金平木、抑木扶土之功效。每取三~四穴为一组,上下搭配,隔日针刺一次。第三日,患者复诊告知,头痛头晕、胃胀痛和睡眠均有改善,但耳鸣依旧。换一组穴再针。第五日,患者说头和胃不痛了,头晕和睡眠也继续改善,但耳鸣仍是依旧。此时患者血压已降至95/,余再三思之:仅三次治疗,诸症皆有改善,说明思路没有错,可为何耳鸣依旧?良久方猛然大悟,余多以往针刺听宫用的多是寸半毫针,而司拉瓦先生典型的俄罗斯汉子,身高一米九零,颅径比常人都明显偏大,寸半毫针怎能抵达病灶?第四天余改用二寸毫针,边进针边轻轻捻转,当进针到一寸八分时,感觉他身体一颤,余同时也感觉到手下针柄如绵帛所裹,于是停止进针。余问:“什么感觉”?道:“耳鸣好像见轻”。余又轻刮针柄数下,当即出针。嘱斯拉瓦静卧片刻。待司拉瓦起身时欣喜道:“DoctorAI耳鸣已去十之七八”!此后隔日再针,共针十次。至此,困扰司拉瓦达达八年之久的耳鸣,最终通过针灸治疗,得以临床治愈。随访,一年未再复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crfbjt/6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