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必须要有一副健康、运动灵活的口舌。对我们正常人来说,很少有过不能吃的烦恼,可对我们康复科的患者来说,有很多病人能正常的吃下食物,却是一个奢望。而康复科有这样一群人,通过他们的专业的医学知识,通过他们的爱心和耐心,通过他们一双“上帝之手”,将这个奢望变成现实。这就是我们治疗师团队中的一群美丽天使,他们有一个响亮的称谓——“言语治疗师”。
不能吃,医学上称之为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康复科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尤以“中风”多见。是疾病导致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另外认知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的吞咽和进食问题。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是多方面的,常见的表现有:口水或食物从口中流出、长时间将食物停留在口腔内不吞咽、食物或水从鼻腔流出(鼻腔返流)、食物粘在口腔或喉部、进食或喝水时出现呛咳进食习惯改变、不能进食某些食物、需要额外液体将食物湿化或帮助吞咽,声音暗哑变嘶、频繁清理口腔,咀嚼困难或疼痛,反复发作的肺炎、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
“上帝之手”案例一
患者何某某,.03.22吃晚饭时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吞咽障碍,肢体乏力,无意识障碍,医院就诊,查头颅CT显示: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见多个点状低密度影,边界欠清晰,两测侧脑室旁片状低密度影,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裂/池增宽,中线结构居中。西医诊断为:脑梗塞恢复期-言语、认知、吞咽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顽固性低钠血症,前列腺增生,贫血,低蛋白血症,牛皮癣,胆囊结石、右肾囊肿。患者病情平稳后至我科进行康复治疗,入科时经鼻饲管进食,吞咽治疗小组根据该患者洼田饮水试验5级(异常)和EAT-10:吞咽筛查量表得分24分,筛查出该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存在吞咽反射启动延迟、口颜面运动功能不足、鼻腔返流、饮水呛咳等问题,需要进行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根据该患者的病史,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意愿,GCS得分15分,轻度认知障碍,依从性较好,合作,吞咽反射、咽反射、咳嗽反射均存在,适宜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训练方法如下:
1、冰刺激:用冰棉棒刺激患者的面颊,口腔内侧,舌根,软腭及硬腭,以提高口咽对食团知觉的敏感度,减少口腔过多的唾液分泌,并通过刺激脑干的激活系统提高对食物的感知和对进食吞咽的注意力,改善吞咽反射启动延迟(图一)
2、舌肌训练:使用舌肌康复训练器(吸舌器)被动牵拉或在舌活动时施加助力和阻力,增强舌肌力量,改善舌头的灵活度。(图二)
3、唇肌力量训练:让患者双唇夹住压舌板,增强唇肌力量,增加食团下咽的压力(图三)
4、特殊治疗方法:按摩口周的皮肤,牵拉下颌至甲状软骨之间的皮肤,诱发出吞咽反射;空吞咽;点头样吞咽;侧方吞咽;门德尔松手法(图四)
5、直接摄食训练:一切间接训练方法都是直接摄食的基础,食物先选用粘稠的糊状食物,逐渐过渡至流质,最后为水(图五)
6、吞咽治疗仪的辅助治疗,30min每天(图六)
经过一月训练,该患者现已将鼻饲管拔除,能正常经口进食食物。
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医院康复科吞咽治疗小组愿意为您的“一粥一饭”持续努力,携手实现“食之有味,咽之有道”!
(治疗师:卢婷、王兰、包秀华)
图文:康复科
编辑:大海
审核:金宁
总编:承美
医院
为您的健康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jisuzao.com/crfbjt/2666.html